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單易貨貿易順利完成
發布日期: 2021-09-22 13:51:30 來源: 湖南日報
“兜里沒錢”,怎么做買賣?在湖南,一切皆有可能。
近日,首批5條來自南非的紅西柚貨柜抵達上海洋山港并完成清關。這標志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單易貨貿易順利完成。
“易貨貿易”即“以物換物”。首單易貨貿易中,南非Takela集團用紅西柚等貨物,交換湖南的建材、小商品等,雙方簽訂了400萬美元的易貨貿易合同。
“南非紅西柚汁肉飽滿,在中國市場很受歡迎;南非Takela集團正在承接政府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對建材有強烈需求。雙方一拍即合。”9月15日,湖南省對非易貨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高偉說。
從物物交換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是時代的進步。然而,大部分非洲國家外匯儲備(美元)不足,較大程度限制了中非雙邊貿易的深度開展。
如何突破和改善中非貿易結算現狀,進一步提升中非貿易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了探索發展易貨貿易的重要課題。
“從2013年到2020年,國務院分多批次批準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發布的諸多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中明確支持‘探索開展中非易貨貿易’,湖南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雨花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肖向東介紹,易貨貿易好處多多——中非可互通有無,豐富貿易模式;企業擴展了新客戶,開拓了新市場;企業節省了外匯支出,盤活了資產和資金。
“易貨貿易試單成功是一份‘邀請函’,它告訴非洲朋友,即便‘兜里沒錢’,也能來湖南買買買。”肖向東說。
眼下,湖南自貿試驗區將長沙高橋大市場作為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改革創新“試驗田”。明年,湖南自貿試驗區將上線易貨貿易B2B平臺,易貨交易非洲國家和地區范圍達到10個。到2023年,有望實現中非易貨貿易交易額50億元,建立國內與非洲國家供貨商及需求方資源信息大數據平臺。
相關內容
-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單易貨貿易順利完成 a>
- 科特派張慧: 用小辣椒串起村民紅火的日子 a>
- 這種智能材料 助衣服顏色實現“七十二變” a>
- 四川全省生豬價格連續下跌10周 a>
- 著眼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 內蒙古向“綠”而行 a>
- 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 a>
- 多部門密集發聲 系列穩外資舉措將落地 a>
- 為全面小康兜底夯基 更多民生紅利將釋放 a>
- LPR連續17個月“原地踏步”:1年期為3.85% 5年期以上為4.65% a>
- 2020年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2.4萬億 a>
- 大泰金石災難備份系統滅失 被責令停止基金服務業務 a>
- 美股周二漲跌不一 機構預計:美股本周或劇烈波動 a>
- 為什么35歲能做的工作36歲就做不了? a>
- 中秋假期旅游收入超371億元 a>
- 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全球12 連續9年穩步上升 a>
- 汽車“缺芯”致新車產量受限 二手車也變得緊俏 a>
- 期盼已久的中秋假期終于來臨 發威的秋老虎擋不住游客們的熱情 a>
- 經濟日報:破除對“三次分配”的認識誤區 a>
- 銷售快速增長 我國叉車行業為何能“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a>
- 連云港實現住房公積金服務“跨省通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