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鄉村振興 | 陜西神木沙坪寺村:黨建引領興產業 激發鄉村新活力
發布日期: 2023-08-23 12:03:05 來源: 中國農科新聞網

2023年,陜西神木萬鎮鎮沙坪寺村統籌推進鄉村治理、鄉村發展、鄉村建設三項“重點工作”,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努力把沙坪寺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資料圖】

堅持基層組織強村

提升服務發展能力

“姨,最近身體怎樣,生活上有啥困難?”早晨8:00,萬鎮鎮沙坪寺村新選派第一書記張宇與新選任的村黨支部書記賀雞雞開始入戶遍訪工作。每到一戶,都會詳細詢問村民健康及生活情況,了解他們意愿訴求和實際困難。對于村民反映的房屋漏雨、鄰里矛盾等各項問題認真研判,全面查找短板弱項,并詳細登記在冊,現場辦公商討解決方案。

沙坪寺村轄沙坪寺、云家畔兩個自然村,總戶數382戶1031人,其中在家人口65戶106人。近年來,該村黨組織凝聚力、服務能力及帶富本領不強,村內矛盾問題比較突出。2023年,神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需求”和“緊缺”為導向,靶向識人、按需選人、因崗定人,選派了三名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有農村工作經驗的黨員到萬鎮鎮沙坪寺村開展駐村工作。6月份以來,駐村工作隊迅速完成駐村幫扶交接工作,并組織召開群眾會、黨員會,大家圍繞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工作,找問題、講對策、說打算、提建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為村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通過近期的走訪和開會,我們發現沙坪寺村矛盾糾紛較多。”萬鎮鎮沙坪寺村第一書記張宇和村黨支部書記賀雞雞表示,下一步,將配齊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和會計等村三委班子成員,逐步化解矛盾糾紛,集中處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激發內生動力,為以后村集體經濟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堅持特色產業富村

增強鄉村發展動力

八月的陜北驕陽似火。在萬鎮鎮沙坪寺村百畝果園基地里,班駁的樹影映襯著正午陽光,一顆顆拳頭大的青蘋果、泛著紅暈的桃子掛滿樹梢、綴滿枝頭,滿園果香撲鼻,這是神木市鐘毓莊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包村集體土地建設的600畝果園,依偎在禿尾河懷抱中。作為果園的一名技術人員,武愛林正在查看果園長勢情況,他告訴第一書記張宇,這里有蘋果500畝,有紅富士(紅將軍)、丹霞、嘎啦、寒富等品種,其他雜果100畝,有油桃、梨、杏、西梅等品種,是一個典型的生態引領、綠色發展的山地蘋果示范園,發展前景非常好。“我和我老伴在果園打工,一年下來夫妻倆能掙近8萬元,果園發展,對于村民來說是好事,要是經濟允許,后續自己也租地發展雜果產業!”武愛林說道。

過去,沙坪寺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貧困村,土地利用率低、產業基礎薄弱,農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近年來,駐村工作隊開展幫扶工作以來,在實地調研過程中發現,該村地處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疏松,禿尾河延山而過,水源充足,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給予該村山地果樹產業發展的無限“張力”。得知村內種植能手賀強種有小規模雜果,駐村工作隊建議其擴大規模,通過新興產業帶領村民致富。為此,還特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榆林市果業中心、神木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的專家及技術人員全程進行技術服務,持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目前,各類果樹長勢良好,掛果喜人,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采摘。“最近果園里的桃子熟了,我專門駕車2小時來采摘,水果特別新鮮,鄉村環境特別好,讓人心情舒暢。”游客劉清利說。

近年來,沙坪寺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發展高附加值的現代生態觀光農業,建設集生態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現村集體以土地出租的形式建有兩個雜果園,總種植面積1003畝,年產蘋果達15萬余斤,村民除了坐收租金外,還可以在果園打工、學習技術,實現增收。“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下一步,我們借助娘家神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優勢,用好村莊規劃編制、土地要素保障、生態修復等政策,對接幫扶企業,精準選擇幫扶項目和產業、精準制定扶持思路和措施、精準安排扶持資金和力量,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萬鎮鎮沙坪寺村第一書記張宇說道。

堅持基礎設施興村

提高人居環境水平

在萬鎮鎮沙坪寺村,一排精致的民房與黨群服務中心緊密相連。樸素的裝飾、雪白的墻壁,這里是沙坪寺村新建的互助幸福院。中午開飯后,院內老人們嘮著家常,吃得津津有味。老人紛紛表示,他們大多是年邁的留守老人,腿腳不利落,做飯不方便,現在有了幸福院,有人專門為他們做飯,感覺非常幸福,大家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有“溫度”的新家。

7月7日,沙坪寺村互助幸福院啟動運行以來,陸續有60余位老人選擇在這里就餐,極大地解除了外出務工子女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在外能夠安心工作,真正實現了老年人“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抱團養老、就地享福”的目標。

產業興旺首先要有生命力的土地,下一步,沙坪寺村將按照“養種植區+旅游區+產業區”復合型產業模式,有序完成禿尾河沿岸川地2000畝高標準農田和3200畝山地高標準寬幅農田建設,打造360畝高粱種植區、342畝大棚蔬菜種植區,持續在土地上做文章、要效益;充分挖掘當地人文歷史特色,就地取材,在古寨打造觀光、玻璃棧道、蹦極項目,在村明清舊居復貌崔家寺,打造303畝吃住餐飲、采摘、魚池、休閑娛樂區,為游客提供一條龍服務;實施光伏項目,打造農產品深加工區,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農業產能提升、農村加快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