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深圳正加快在電競產業布局上發力體現了“深圳速度”
發布日期: 2021-06-28 09:48:51 來源: 深圳商報

電競,正在成為全國各大城市爭搶的新賽道。當越來越多的城市爭搶“電競之都”之名,深圳如何在這條軌道上占有領先之地?

近一年來,深圳在電競領域的進取心正在“高調”展露。2020年9月,V5電競俱樂部的主場館設在龍崗,深圳成為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第六個主場城市;今年1月,王者榮耀職業聯賽(KPL)DYG俱樂部落地深圳;今年,深圳還將舉辦DOTA2國際賽事MDL、NEST全國電子競技大賽以及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賽S11。對于深圳來說,首次迎來S賽落地,更被稱為是一個“新的篇章”。

電競產業巨大商機

電競,是運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競技比賽的形式,目前已經獲得多個國際體育組織的認可,逐漸在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中嶄露頭角,并已成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正式競賽項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13日至6月23日,首屆奧林匹克虛擬系列賽舉行,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項獲得奧運官方許可的虛擬體育賽事。

與此同時,電競也與城市的關系更加緊密,電競賽事、活動、俱樂部、相關企業,在更多的地方完成落地。

極具潛力的價值空間,自然帶動了電競產業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引領下,電競產業不斷釋放出巨大商機,加快吸引各路資本接踵而至。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以來,隨著電競在中國市場的持續火熱,相關投資熱度也持續攀升,并在2017年和2018年達到高峰,游戲直播和電競陪練等是這兩年的熱門投資標的。隨著電競市場的洗牌和千播大戰的結束,2019年中國電競資本市場整體投資熱度大幅下降,投資金額僅為9.1億元,同比下降91.3%,行業投資開始回歸理性。

新冠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但電競成為率先線上復賽并成功舉辦世界性賽事的體育內容,這帶動了市場關注度和投資熱度的回升,電競內容運營商和電競俱樂部是疫情以來較為典型的投資對象。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達1365.6億元,用戶規模達4.88億人,預計到2022年達到1843.3億元。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作為當下新的熱門行業,電競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想分一杯羹。“各大城市紛紛布局電競產業,打造電競之都,不僅是產業爭奪戰,也是人才爭奪戰,通過電競來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吸引年輕人落戶,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胡鵬林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說。

深圳近年來也開始加入了電競產業“爭奪戰”。2020年,深圳出臺《關于加快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扶持綠色健康、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游戲產品,支持舉辦高水平的電競賽事”。此外,龍崗、南山等城區相繼發布電競產業扶持政策,奠定了深圳成為新的電競搖籃的基礎。當以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賽S11為代表的大型電競體育賽事落地,深圳與電競的相互擁抱令人格外期待。

有評論稱,深圳的動作正在證明:“深圳速度”邁向電競時,將會帶來城市與電競結合的新風暴。

作為新興的體育項目,電競是一個以年輕人為主導群體的朝陽產業。深圳平均年齡為32歲左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同時,深圳是全球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5G基站建設密度全球第一。這讓拳頭游戲副總裁林松大為感嘆:“深圳擁有得天獨厚的電競土壤。”

“深圳的網絡游戲產業發展非常成熟,產值也非常高,占全國網絡游戲產業總產值的比例超過60%,擁有騰訊、中手游、創夢天地等頭部企業,還有一批游戲類上市公司和數千家游戲產業鏈的中小型游戲公司,這是深圳的巨大產業優勢。”胡鵬林告訴記者,電競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業態,未來必將成為深圳數字經濟和文化體育產業領域最重要的增長點之一,這是從經濟效益方面來考量,而從社會效益來考量,電競對于深圳的作用,則體現在城市文化形象、文化旅游、文化傳播等方面,各大城市紛紛冠名王者榮耀電競俱樂部,就是為了增強城市認同感,吸引年輕群體關注,匯聚新興文化旅游要素,傳播城市精神和文化內涵,這也是電競能夠給深圳帶來的文化增值。

深圳電競產業

處于“蟄伏期”

在電競產業遍地開花的風口上,深圳的機遇與夢想,正在一步步創造。

據58同城日前發布的《2021年電競行業人才從業現狀及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深圳是電競行業從業者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

作為科技創新之城,深圳在電競領域具有先天優勢。但是據《2019中國電競城市發展指數》顯示,深圳排名第14位,與上海、西安、杭州等其他城市在電競起步和產業體量上仍存在差距,以至于有人發問:深圳是全球最大游戲內容提供商、全國最大電競內容平臺商所在地,也是全國年輕人比重最大的城市,為何多年來在電競產業方面卻處于“蟄伏期”?深圳在電競行業要如何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飛躍?

據了解,從2018年開始,在LPL、KPL兩大國內頭部賽事的帶領下,電競走出上海的腳步越來越快。

截至2019年底,包括北京、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都在電競發展中取得了巨大突破,電子競技在國內呈現了“一超多強”的格局,屬于電競百花齊放的時代已經來臨。

充分利用后發優勢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胡鵬林曾受邀為深圳市、南山區做電競產業調研、撰寫研究報告并提出政策建議。他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此前深圳電競產業的發展稍微有點“緩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譬如在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方面,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相比其他城市有所欠缺。從電競氛圍來講,其他城市的電競產業有一個重要支持群體——大學生,但是深圳大學生總數不足其他城市的十分之一,難以營造電競周邊氛圍。

至于從電競產業鏈來看,電競最初的發展主要是在上海,推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其他城市則通過政府政策及其他方式來建構產業鏈。“深圳電競產業鏈相對較弱,甚至本土誕生的電競俱樂部都流失到其他城市。”雖然如此,但是胡鵬林認為,因為網絡游戲產業發達、騰訊總部位于深圳等原因,深圳發展電競產業完全可以發揮后發優勢,打通電競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中心。

力爭以“深圳速度”

彎道超車

沒有專業電競館,缺乏知名俱樂部,鮮有國際大賽落地,沒有出臺專門的電競產業扶持政策……在電競賽道上,深圳要怎樣追趕上“一線電競城市”的步伐?

“騰訊是電競產業的上游頭部企業,深圳如果能用好騰訊的資源,圍繞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網游IP,通過政策、資金、空間等方式把這兩個IP的電競產業鏈及頭部電競企業引入深圳,出臺電競運動員和從業者的專項人才政策,把人才、產業鏈、頭部企業留在深圳,完全可能實現彎道超車。”胡鵬林說。

2020年,龍崗推出深圳首個電競產業扶持政策“龍崗電競產業9條”,為電競行業企業提供從前端落戶到未來發展“一條龍”的政策護航。

除了龍崗,南山等城區也相繼發布電競產業扶持政策,意味著深圳正加快在電競產業布局上發力,體現了“深圳速度”。

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達

1365.6億元

用戶規模達

4.88億人

預計到2022年達到

1843.3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