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開始,廣東多地已“官宣”入夏,刷新了入夏時間的最早紀錄。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空調銷售同比增長200%,而截至今年2月,空調均價同比上漲兩成。業內預測4月旺季或將迎來新一輪漲價。
消費者在挑選空調
3月空調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200%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蘇寧廣州公司獲悉,3月整體氣溫升高,3月空調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200%,其中美的銷量最佳,海信、卡薩帝同比增長超500%。(上述銷售數據包括廣州、佛山、清遠、韶關、肇慶、云浮6地)。剛剛入住增城新房的郭先生告訴記者,近來他在房地產開發商自己開發的平臺上團購了5臺空調。
此前奧維云網就做出預測稱,2021年在國內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恢復之下,空調行業的新增需求也將有所好轉;且國內空調市場在5.2億臺的高保有量的情況下,更新需求的釋放將成為未來市場需求穩定的有力保障。有業內人士認為,還認為消費者的需求升級將促進空調產品的技術發展,進一步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回歸到價值競爭。
空調產業結構加速升級
記者了解到,隨著空調新能效政策的正式實施,空調產業結構加速升級。數據顯示,2020年Q4線下變頻產品的零售額占比超過95%,市場進入全變頻化時代。此外,經過疫情考驗,當前消費者對室內空氣健康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對產品的舒適、智能功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記者從多家行業頭部企業了解到,“無風感”“換新風”等概念仍是2021年的主打概念。中國家用電器服務協會健康電器專委會主席孫小山認為,在消費升級和健康中國的大趨勢下,用戶的消費理念不再是以剛需化為主,而是逐步向品質化過渡。
記者搜索發現,當前消費者對于健康空調的不滿主要集中于制冷效果不佳、功能與宣傳不匹配、價格較高等問題上。有消費者表示部分產品添加新概念后價格漲幅明顯,可能還是會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空調頭部品牌展開促銷活動
據了解,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之下消費者抗風險意識提升,部分換新需求被暫時擱置,處于下行危機的空調行業陷入困境。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空調市場零售量規模5134萬臺,同比下降14.8%,零售額規模1545億元,同比下降21.9%。其中,線下市場量額雙降,線上市場則出現量增額降的情況。有觀點指出,空調市場遇冷的一部分原因是市場趨于飽和,此外,產品同質化嚴重、空調功能單一化更是空調行業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記者注意到,盡管3月以來,各大空調頭部品牌率先展開了一輪促銷活動宣傳大戰,但記者從奧維云網(AVC)的數據羅盤看到,線下方面,今年2月,空調均價為3433元,同比上漲了27%;線上方面,空調均價2915元,同比上漲了25%。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將帶來長期的影響,預測4月旺季可能將迎來新一輪漲價。(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許曉芳、倪明)
關鍵詞: 空調
相關內容
- 一年燒掉上千億,社區團購退場玩家過半 a>
- 種牙集采預計降幅達八成,300億市場暴利幾何 a>
- 2021年四季度廣州二手住宅成交量先抑后揚 現翹尾行情 a>
-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2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 a>
- 52戶企業,體驗交房即拿證! a>
- 徐州稅務精細服務“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a>
- 大慶去年前11個月全市專利授權3771件 a>
- 黑龍江碳交中心平臺完成的首單排污權指標交易 a>
- 勵普教育:兩地公布2021年初中級經濟師合格線,低至70分! a>
- 2021年大慶油田完成油氣產量當量4300萬噸以上 a>
- 哈市今年擬謀劃項目200多個 a>
- 齊齊哈爾市共有65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a>
- 齊齊哈爾這些培訓機構都被納入“黑名單 a>
- 大慶至哈爾濱市機場班線增加至13個班次 a>
- 2021年大慶石化實現營業收入591.33億元 a>
- Kindle這樣單一功能的產品不太符合大眾消費習慣 a>
- 曾認為黃金“老土”的年輕人已成為黃金消費主力 a>
- 方正證券2021年在湖南證券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a>
- 財信期貨2021年在湖南期貨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大股東為財信證券 a>
- 收評:指數分化滬指跌近1% 新冠檢測板塊掀漲停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