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全國網民中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22.8%,60歲以上網民占比10.3%,分職業統計的話,退休人員占比達到5.7%。60歲以上網民手中的手機,一樣有各式各樣的APP,數據顯示,這一年齡段的網民,人均手機APP為44個,而50歲至59歲者人均手機APP為53個。換言之,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正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
更為關鍵的是,由于今年疫情因素,中高齡群體為與家人聯絡、應對掃碼、獲取網上公共服務等因素,觸網速度加速。要知道,截至今年3月的數據,50歲以上網民占比還僅為16.9%,60歲以上網民占比6.7%,退休人員占比為4.7%,60歲以上網民人均手機APP為37個,50歲至59歲者人均手機APP為45個。
短短三個月,中高齡群體觸網增速之明顯,實為罕見。
不過,不容忽視的是,許多中高齡群體只是“觸網”,學會了掃碼,下載了APP,但距離互聯網實際消費仍有距離。這一方面與中高齡群體互聯網實際使用能力有限不無關系,另一方面,互聯網應用也存在適老性不足的問題,缺少老年人喜歡的內容,也缺少適合老年人的操作模式。
事實上,中高齡群體一直是消費潛力股,這一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擁有較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擁有一定資產,在整個網民群體中屬于“優質客戶”。要知道,全國9.4億網民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超過四分之三。
在當下互聯網各個應用領域內,都已經出現了競爭白熱化的趨勢,企業獲客成本不斷提升,潛在消費者似乎被開發殆盡。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將今年6月與3月的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做了對比,15種應用里,用戶規模下降的有4種,其中甚至包括了網約車和互聯網新聞,使用率增長不足2%的有3種,其中網絡直播增長率僅為0.4%。而從使用率來看,15種應用里有11種下降,例如互聯網游戲使用率從58.9%下降到57.4%。
面對這樣的競爭態勢和市場環境,互聯網企業有必要開發中高齡市場,作為新的增長點。這樣的開發,不是放幾條老年人喜歡的新聞和視頻那么簡單,而是要從內容架構、操作模式和營銷方式上向中高齡群體靠攏,讓老年人不僅接觸到自家產品,更能喜歡使用自家產品,最終形成消費習慣。
當然,目前也有個別企業、個別人針對剛剛觸網的中高齡群體,有一些網絡騙局見諸報端,這也是監管部門、中高齡網民群體及其家人需要警惕的。互聯網雖有便捷,但初次使用某種APP或某個功能,特別是涉及到支付和財產時,還是要和年輕子女多溝通,多商量。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
相關內容
- 一年燒掉上千億,社區團購退場玩家過半 a>
- 種牙集采預計降幅達八成,300億市場暴利幾何 a>
- 2021年四季度廣州二手住宅成交量先抑后揚 現翹尾行情 a>
-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2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 a>
- 52戶企業,體驗交房即拿證! a>
- 徐州稅務精細服務“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a>
- 大慶去年前11個月全市專利授權3771件 a>
- 黑龍江碳交中心平臺完成的首單排污權指標交易 a>
- 勵普教育:兩地公布2021年初中級經濟師合格線,低至70分! a>
- 2021年大慶油田完成油氣產量當量4300萬噸以上 a>
- 哈市今年擬謀劃項目200多個 a>
- 齊齊哈爾市共有65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a>
- 齊齊哈爾這些培訓機構都被納入“黑名單 a>
- 大慶至哈爾濱市機場班線增加至13個班次 a>
- 2021年大慶石化實現營業收入591.33億元 a>
- Kindle這樣單一功能的產品不太符合大眾消費習慣 a>
- 曾認為黃金“老土”的年輕人已成為黃金消費主力 a>
- 方正證券2021年在湖南證券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a>
- 財信期貨2021年在湖南期貨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大股東為財信證券 a>
- 收評:指數分化滬指跌近1% 新冠檢測板塊掀漲停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