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給算命行業提供了新的“機遇”,現在,形形色色的“算命大師”也上網玩起了高科技、智能化,靠遠程咨詢、軟件看相等手段替人求財問媒、祈福消災。網絡算命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含了很多種行為,比如,給孩子或企業取名,選擇結婚日期、建房日期等,并未被法律所明確禁止,可以歸入信息咨詢的范疇。但也有不少行為明顯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充斥著各種話術和套路,涉嫌詐騙、強制消費,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財產權益,游走在法律的邊緣地帶。
有關網絡算命,有很多法律疑問待解——網絡算命算不算封建迷信活動?網絡算命的哪些行為屬于封建迷信活動?網絡算命的法律邊界、底線在哪里?網絡算命算不算一種經營行為,從業者是否應取得規范的市場主體資格、履行相關義務?對網絡算命行為,該如何界定其法律性質?等等。
現有的一些法律、法規與網絡算命行為可能有“交集”。比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有“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或者利用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冒用宗教、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活動”的行為之一的,處拘留、罰款等處罰;《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等內容的信息;《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
但是,現有的法律法規在判定具體的網絡算命行為時還是顯得有些籠統、模糊,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制約性。在算命行為遷居網絡且愈發活躍的當下,相關法律應該要能清晰解答上述有關網絡算命的法律疑問,能有效調整網絡算命的行為或關系,并及時把網絡算命從邊緣地帶拉到法律和監管的聚光燈下。
鑒于網絡算命這一行業已經頗具規模,交易數量大,涉及眾多從業者,存在很多法律邊緣行為甚至是侵權行為,立法部門以及監管部門應該引起重視,給網絡算命算一算“法律命”。推動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把網絡算命明確納入法律調整范圍,界定網絡算命的法律屬性、行為屬性,劃出網絡算命的邊界和禁區,規定網絡算命行為的觸線法律責任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才能更好規范網絡算命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李英鋒漫畫/陳彬)
關鍵詞: 網絡算命
相關內容
- 一年燒掉上千億,社區團購退場玩家過半 a>
- 種牙集采預計降幅達八成,300億市場暴利幾何 a>
- 2021年四季度廣州二手住宅成交量先抑后揚 現翹尾行情 a>
-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2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 a>
- 52戶企業,體驗交房即拿證! a>
- 徐州稅務精細服務“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a>
- 大慶去年前11個月全市專利授權3771件 a>
- 黑龍江碳交中心平臺完成的首單排污權指標交易 a>
- 勵普教育:兩地公布2021年初中級經濟師合格線,低至70分! a>
- 2021年大慶油田完成油氣產量當量4300萬噸以上 a>
- 哈市今年擬謀劃項目200多個 a>
- 齊齊哈爾市共有65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a>
- 齊齊哈爾這些培訓機構都被納入“黑名單 a>
- 大慶至哈爾濱市機場班線增加至13個班次 a>
- 2021年大慶石化實現營業收入591.33億元 a>
- Kindle這樣單一功能的產品不太符合大眾消費習慣 a>
- 曾認為黃金“老土”的年輕人已成為黃金消費主力 a>
- 方正證券2021年在湖南證券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a>
- 財信期貨2021年在湖南期貨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大股東為財信證券 a>
- 收評:指數分化滬指跌近1% 新冠檢測板塊掀漲停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