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十個國際載人航天日,也是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59周年紀念日。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在完成繞地球飛行一圈后,乘坐返回艙成功返回地面,成為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這一歷史事件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辟了新途徑。
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
今天,小編就帶領您看看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
航天員在太空中是怎樣吃飯喝水的呢?
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一不小心,所有的食品袋都會飛起來。所以,航天員吃東西時,一般都是一口吃下去,特別是容易產生殘渣的食物,防止其漂浮起來對儀器產生影響。在微重力條件下,即使把杯子倒轉,水也不會自動流進航天員的嘴里。因此,航天員在太空都是用吸管喝水的。裝飲料的容器一端有一個注水孔,航天員用塑料吸管插入注水孔吸飲。
航天員在太空中是如何睡覺和運動呢?
在太空,可以站著睡、躺著睡、豎著睡設置可以飄著睡,當然,航天員也有專門的睡眠區。航天員睡覺時會鉆到固定在睡眠區的睡袋里。
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會出現液體頭向轉移、骨質疏松、肌肉萎縮等變化,為了減少太空飛行對身體的影響,需要在太空中做運動,開展鍛煉。一般的運動器械有拉力器,主要用來鍛煉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可有效預防一些肌肉群的萎縮和力量減弱;還有一種是自行車功量計,航天員在自行車功量計上鍛煉的時間和強度與飛行時間有關,一般每天鍛煉1.5至2小時。
失重對航天員身體會有什么影響?會使人長高嗎?
長期失重會造成航天員肌肉萎縮、骨鈣丟失、視力下降等,所以航天員會通過各種方式,去對抗這種失重帶來的影響。
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椎骨對椎間盤的壓縮狀態消失,因為沒有重力存在,椎骨之間的間距會增大,人的脊柱長度也會變長,所以人的身高相應也會增加。但是飛完5天左右的時間,基本就能恢復原來的身高。
太空輻射會對航天員身體有危害嗎?
在目前人類達到的太空高度,太空輻射量相當于地面輻射的150倍。這些強烈的太空輻射會造成人體免疫功能、造血功能、視力等的下降。
在太空中航天員之間是如何交流的呢?
宇宙中是個真空環境,沒有空氣,聲音無法傳遞。聲音的傳播是依靠介質的振動來實現的。因此,在太空中,進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員之間只能通過無線電交流。而在飛船艙內交談跟地球上沒有兩樣,因為艙內同樣充滿空氣,能夠傳遞聲波。
太空里的溫度如何?航天員如何保暖?
與地球的溫度環境不同,太空屬于低溫環境。太空中一個物體的熱量輻射到宇宙空間后,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分能夠反射回來。目前的載人航天,還只是在地球附近的太空中活動,所以目前只關注這部分太空的環境。
航天員有航天服,航天服里具有調節溫度的功能,航天員可以通過調節溫度來保持它的舒適感,所以不會感到熱,但是,航天服是為在不適合人生存的環境中制造的,所以并不會像穿普通衣服那樣舒適。
關鍵詞: 太空
相關內容
- 一年燒掉上千億,社區團購退場玩家過半 a>
- 種牙集采預計降幅達八成,300億市場暴利幾何 a>
- 2021年四季度廣州二手住宅成交量先抑后揚 現翹尾行情 a>
-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2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 a>
- 52戶企業,體驗交房即拿證! a>
- 徐州稅務精細服務“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a>
- 大慶去年前11個月全市專利授權3771件 a>
- 黑龍江碳交中心平臺完成的首單排污權指標交易 a>
- 勵普教育:兩地公布2021年初中級經濟師合格線,低至70分! a>
- 2021年大慶油田完成油氣產量當量4300萬噸以上 a>
- 哈市今年擬謀劃項目200多個 a>
- 齊齊哈爾市共有65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a>
- 齊齊哈爾這些培訓機構都被納入“黑名單 a>
- 大慶至哈爾濱市機場班線增加至13個班次 a>
- 2021年大慶石化實現營業收入591.33億元 a>
- Kindle這樣單一功能的產品不太符合大眾消費習慣 a>
- 曾認為黃金“老土”的年輕人已成為黃金消費主力 a>
- 方正證券2021年在湖南證券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a>
- 財信期貨2021年在湖南期貨經營機構的書面投訴量居首 大股東為財信證券 a>
- 收評:指數分化滬指跌近1% 新冠檢測板塊掀漲停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