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舞動少年時 不負韶華夢
發布日期: 2023-07-30 14:11:42 來源: 北京舞蹈家協會
舞動少年時 不負韶華夢——第十八屆北京舞蹈大賽專業少年組決賽側記

在剛剛落幕的第十八屆北京舞蹈大賽中,專業少年組的選手們以驚艷舞技展示了我國全體青少年的欣欣向榮與青春活力,同時也彰顯了我國舞蹈藝術后備軍的風華正茂與蓬勃生機。


【資料圖】

01一、刻畫自然意象,熔鑄希望之光

如以一言描少年,唯有希望以概全,在少年舞蹈的選材立意中,“希望”是其永恒不變的熱門話題。在本次大賽的舞臺呈現中,有不少作品借自然意象播撒希望火種,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本次大賽編創、表演雙一等獎作品——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學校的女子群舞《稚水微瀾》,其以戰國宋玉之作《風賦》與后人續寫之句“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為立意原點,以卡農技法編排古典語匯,重復疊加的圓曲擰傾與交叉墜落的身體重心宛如暗流涌動的海面上不斷跌落的雨滴。該作品于開篇、結尾處以回旋而下的層層遞進作為前后呼應,在舞段中穿插大量流線舞姿與線性流動,其在描繪了一幅煙雨朦朧、層層疊浪的自然畫卷的同時,還傳達了巨浪從海上誕生,以細小的波瀾積聚,最后發展為驚濤巨浪的希望之意。而與此同時,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的男子群舞《野草》也以表演者高超的跳、轉、翻技巧以及倒地爬起、掙扎向上的舞姿動態刻畫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形象,抒發了生生不息的希望之聲。

《稚水微瀾》劇照

《野草》劇照

02二、鑄就堅毅品格,成就精彩人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生命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康莊大道,少年之所以為少年,是因為他們有無限的未知與可能,在這條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必定會有荊棘與泥濘,而如何戰勝這些未知的挑戰也是一門學問。舞蹈并非只是消遣娛樂的飯后談資,其還承擔著教化育人的責任與重擔。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男子群舞《沙海綠洲》以“青春之種播撒荒野沙漠”為選材,講述了一群治沙青年在荒漠中數十年如一日地植樹造林,用自己的青春換取祖國綠水青山的感人故事,向觀眾傳達了新時代新青年的價值追求與責任擔當。同是該學校創作的《竹石》及《瀟灑少年》也是如此,前者以勁竹為材,運用古典舞語匯在三度空間中不斷穿梭,在形神勁律中刻畫了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韌形象,傳達了其在困難面前不畏不懼、奮發向上的刻苦精神。后者則以小牧童馴馬馴羊為切入點,運用蒙古舞語匯展現了小小少年在草原上以天為蓋地為廬,自由自在地馳騁天地間的瀟灑生活。

《沙海綠洲》劇照

《竹石》劇照

《瀟灑少年》劇照

03三.聚焦古典題材,多元表達方式

近年來,古風古典的傳統尋根熱愈演愈烈,在舞蹈作品中也有不少劇目是以古詩古跡作為素材的,例如此次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的女子獨舞《月夜吟》以膠州秧歌為素材,在“扭斷腰”及“三道彎”等經典元素中創新性地以“雙扇”代替通常使用的“單扇”來塑造傷春悲秋的少女形象,塑造月出東方、靜謐清冷的寂然之景。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的女子獨舞《一葉知秋》也是憑借古典舞語匯塑造了一幅萬物衰敗的自然景象以及風吹落葉一度秋的凄美意境,以此抒發寂寥落寞之情。同時,還有該校創作的男子獨舞《長恨歌》以唐代詩人白居易名篇《長恨歌》為創作原點,表達了大眾對于該段愛情絕唱的惋惜悔恨與對歷史大潮中個人力量渺小不堪的無奈與無助。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專業少年組以“專”與“少”點題,既展現了我國舞蹈藝術新生力量的勃發奮發,同時也以少年之姿彰顯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全體青少年的奮發向上與青春活力,為本次第十八屆北京舞蹈大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月夜吟》劇照

《一葉知秋》劇照

《長恨歌》劇照

文/徐世紀(北京舞蹈學院22級舞蹈學研究生)

攝影/邢弢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