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新聞
關注最新資訊,洞察行業態勢
-
1620-07
牙齒起源于魚類口腔還是鱗片仍存爭議
人類牙齒的進化始于4億多年前的古代魚類。但是牙齒究竟起源于魚類口腔還是魚類鱗片,還有許多爭議。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瑞典烏普薩 -
0820-07
護理口腔減少炎癥,對預防阿爾茲海默病非常重要
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齒學研究院武洲準教授和中國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倪軍軍副教授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了全身注入牙周病致病菌牙齦卟啉單 -
3020-06
有研究表明,面積為138平方千米的湖水,具有明顯的調溫效應
氣候是一種復雜的自然現象,指的是某一地區多年的天氣狀況。在氣象學上,按水平范圍的大小,氣候可分為大氣候、中氣候和小氣候。大氣候是指 -
2320-06
無色原油是如何形成的?
近日,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在山東省東營市北部淺海海域首次開采出無色、清澈、透明、含水為0的高純度原油,業內一般稱其為白色石油。無色原油 -
2320-06
要想拍照好還要手機薄 增加攝像頭數量是個辦法
當下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采用多攝像頭的設計,而且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攝像頭數量也越來越多。為什么拍攝一張照片需要這么多攝像頭?看似相 -
2220-06
你知道能在太空中工作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嗎?
太陽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等。但你知道能在太空中工作的空間太 -
1820-06
根據巖石的成因,可以將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古人在詩句中直白而凝練地展示了石灰的鍛造過程:石灰是石灰巖經加熱煅燒而成的。也就是說,石灰巖是生產 -
1720-06
美歐聯合研制的“太陽軌道飛行器”到達其觀測任務的第一個重要地點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ESA)聯合研制的太陽軌道飛行器到達其觀測任務的第一個重要地點。據美國太空網15日報道,航天器于6月15日 -
1720-06
究竟為何百煉才能成鋼呢?
百煉成鋼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經過長期艱苦的鍛煉,變得非常堅強。但是從字面意義上解釋,百煉成鋼是指生鐵經過反復錘煉才能成為堅韌的鋼 -
1220-06
快離開這些常見的近視認知誤區
做了幾十年眼保健操都是瞎耽誤工夫?戴眼鏡會加深近視程度?眼藥水緩解眼疲勞可長期使用?做個手術就可不再近視了……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 -
1020-06
科學家創建了歷史上第一張火星大氣電流全景地圖 開啟了火星大氣研究的新時代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航天器進入火星軌道五年后,獲得的數據終于讓科 -
0420-06
美國研究團隊稱首次成功將人類細胞可控、可逆地變成透明,這將極大推進人類對多種生物系統的透徹理解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日發表一項生物技術研究,一個美國研究團隊稱,首次在實驗室內成功將人類細胞可控、可逆地變成透明。這一成果有 -
0320-06
物種減少會對地球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加劇人類健康威脅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速度可能比以前科學家認為的要快得多,未來20年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 -
1920-05
AI算法也有望在急診室發揮作用 可識別出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患者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14日消息,來自該校和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AI算法,并借助大量CT掃描數據對其進行臨床驗證和測試,結果表明 -
1420-05
推特宣布員工可永久性在家工作,具有“劃時代”意義
美國社交媒體推特公司告訴員工,如果愿意的話,可永遠在家工作。推特首席執行官杰克·多爾西12日向員工發送電子郵件,稱即使為遏制新冠疫情 -
1420-05
除了玻璃幕墻,輸電線、風力發電機、高速公路也成為鳥類飛行的“暗礁”
動物們奪回地盤——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在各國城市屢屢出現的盛景:野豬、狐貍、野鴨、鹿……在人類普遍居家隔離后空蕩蕩的街道 -
1120-05
開屏廣告等窗口將以顯著方式提醒手動跳過
消費者今后再也不用擔心被視音頻網站默認扣款了,關不掉的廣告也將顯著改善。日前,愛奇藝、騰訊視頻等11家視頻、音頻網站先后向浙江省消保 -
3020-04
美國研究團隊成功發現了能夠恢復小鼠體內端粒長度的小分子
據Sciencedirect科學資訊網27日消息稱,美國一個研究團隊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篩選了超過10萬種已知的化學物質,成功發現 -
3020-04
中國命名兩個兩個孕育恒星的巨大分子云為“大江分子云”和“鳳凰分子云”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發布一項重要成果。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兩個孕育恒星的巨大分子云。研究 -
2920-04
32歲的荷蘭男子瓦克駕駛電動車從荷蘭一路開到了澳大利亞的悉尼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當地時間4月7日,32歲的荷蘭男子瓦克在澳大利亞悉尼結束了其長達3年的電動車之旅,總駕駛距離約為95000公里。 -
2720-04
高速自轉大質量恒星或能揭示伽馬射線暴之謎
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0 464千米 秒,這意味著,站在赤道附近,即使原地不動,也能日行八萬里。一天跑8萬里,是不是感覺挺快?近 -
2720-04
19顆小行星圍繞另一顆恒星運行 或來自太陽系外
法國和巴西科學家在23日出版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文稱,他們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有19顆小行星在加入太陽系之前,圍繞另一顆恒星運行, -
2620-04
載有兩噸多物資“進步MS—14”貨運飛船順利抵達空間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25日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說,進步MS—14貨運飛船飛行過程用時3小時20分鐘,創下了給國際空間站送貨的最快 -
2320-04
“飛蚊癥”一般多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這一癥狀有往年輕群體發展的趨勢
最近,有朋友反映,總覺得眼前有小蚊子飛來飛去,眼睛看到哪里就飛到哪里,趕不走也打不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可能是患上了飛蚊 -
2320-04
網絡中使用圖片應多注意 避免知識產權侵權
4月22日上午,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互聯網法院了解到,2018年9月9日-2020年3月3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共受理案件54844件,其中知識產權案件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