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23萬的特斯拉和12萬的大眾ID3
發布日期: 2023-07-31 04:39:45 來源: 騰訊網

23萬的特斯拉和12萬的大眾ID3

01


【資料圖】

荏苒40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1983年)中國引入第一輛大眾車(桑塔納)的時候,售價超20萬。

而當時的人均月收入只有4、50元。

不過當時的小轎車主要面向單位,而非個人,這個天價和普通百姓沒什么關系。

過了20年,到了世紀之交的時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購買私家車。

2003年這個時候普通轎車的價格在20萬左右,最便宜的小型家用車也要十幾萬,當時人均月收入也不過幾百塊,好一點的城市能到千把塊,算高薪。

時光荏苒,又過了20年,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以及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更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在大眾的老家,德國人開始抱怨,大眾ID3在中國只賣12萬(人民幣),在德國賣要36萬(人民幣)。

價格差了三倍。

“巧合”的是,中國也是全球特斯拉最便宜的市場。

比亞迪出口的車型,海外售價也遠遠高于國內。

當年高高在上進口車價格遠超國外的情況,眼看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02

產業升級

這20年,發生了什么?

產業升級。

在重重技術壁壘下,中國的汽車產業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不,是直道超車。

哪怕像汽車這種成熟了一百年的行業,也必然會遇到技術革命的時刻,把握住這個機會,就可以超車。

彎道超車也罷,直道超車也罷,換道超車也罷,中國的企業不會丟失任何機會。

新能源車市場蓬勃發展之際,中國產業鏈成熟后,拉全世界的玩家一起來玩,把市場做大做強。

比如,特斯拉成為中國最大的新能源車企之一,馬斯克也成為新一代的中國老朋友。

03

中國馳名商標特斯拉的財報

上海特斯拉國產化率高達95%,超過所有的中國汽車品牌。

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特斯拉是一家純正的中國企業沒有一點點問題。

特斯拉公布的最新財報(2023年二季度)顯示,相比降價壓力巨大的一季度,二季度公司一掃陰霾,收入和利潤雙雙兩位數大增。

產銷層面,上一季度,特斯拉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47.97萬輛,交付46.61萬輛,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產量和交付量,讓特斯拉穩居全球純電動車冠軍。

財務業績上,特斯拉全球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49.27億美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達27.03億美元,同比增長20%。尤其是營收上,特斯拉實現了創紀錄的單季營收規模。

眼前一亮的是研發支出。

特斯拉上一季度共支出9.43億美元(約合68.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相當于數家造車新勢力研發費用之和。

同時,特斯拉研發費用在營業總支出中占比為44%,遠高于傳統車企。據大眾、奔馳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二者研發費用在總營業支出占比分別為20%、35%。

結合全球第二季度超46.6萬輛的交付量,簡單推算,特斯拉的單車研發成本約1.46萬元人民幣,這是行業平均水平的近3倍。

這意味著什么?

大家都聽說上海特斯拉加薪了吧?

遠遠沒這么簡單。

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中國宣布其上海研發創新中心已落成,研發中心共設置28個實驗室,專注于特斯拉在華軟硬件、流程和技術的開發工作,同時承擔中國市場的應用適配和標準測試,并參與全球AI機器學習的相關研發工作。未來上海研發創新中心還將圍繞整車、充電設備及能源產品等進行更多原創開發工作,發展成為與美國研發中心同等規模的綜合型研發中心。

一般來說,研發費以研發人員薪酬為主,這每輛車高達1.46萬的研發費里,相當一部分進入了中國工程師的腰包。

也就是說,通過汽車行業的產業升級,中國汽車產業迅速成長,中國的汽車工程師們吃到了紅利。

明白了吧,這就叫“工程師紅利”。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