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如何預防“空調病”?運動是最好解藥,夏日更要“健康出汗”
發布日期: 2023-07-06 07:57:16 來源: 周到上海

今晨,一場大雨將申城從入梅以來的最高氣溫解救了出來,悶熱的感覺雖然有,但比起昨天要舒服得多。


(資料圖片)

7月4日,申城氣溫迎來入梅以來的最高峰值,很多老友體感溫度普遍超過40度。為了躲避炎熱,不少人躲進空調房,并調侃“夏天要靠空調續命”。

面對酷暑,空調確實是對抗炎炎夏日的法寶,不過,抱著空調度過一夏,讓人涼爽的同時,也讓人擔憂:有些老友因此患上了“空調病”,一吹空調就開始頭疼、關節疼。面對這種情況,老友們還能運動嗎?如何有效預防“空調病”呢?運動能緩解“空調病”嗎?

所謂“空調病”,是由于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當中,出現頭痛、頭暈、打噴嚏、鼻塞、乏力、關節酸痛等不適癥狀,并不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它與生活習慣、運動習慣相關。

“空調病”可能是由于室內環境干燥不衛生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關節以及肌肉受涼導致的。該病與人體質有關,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患上該病。

雖然運動不能治療“空調病”,但是卻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空調病”,并有效預防“空調病”的發生,使老友們安然度夏。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對抗“空調病”的有效方法是讓自己動起來,保證一定的室內、室外活動量,需要“健康出汗”。

在夏季,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適當流汗反而有益健康。而不愛運動和常開空調是阻礙“健康出汗”的兩大主因。

醫學研究認為,運動是最好的出汗方式。即使是炎炎夏日,老友們也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傍晚或清晨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健步走等有氧運動,促進汗液排出。

很多人在空調環境下也“懶得動”,這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

實際上,夏日要盡量減少在空調環境的時間,雖然做起來比較難,但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可能會導致冷熱不知,免疫力下降,比常人更易感冒。

汗腺是人體自帶的“空調”,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方式。出汗,尤其是運動出汗,將有助于調節神經功能,擴張毛細血管,增強血管壁彈性,達到通經活絡、調節內臟功能等效果。

研究表明,“空調病”患者大多在夏天不愛運動,怕出汗,抵抗力下降。

因此,對于長期待在空調房間內的人群,最好到戶外參加體育鍛煉,先從小運動量開始,隨后逐漸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改善出汗功能,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提升心肺功能也有好處。

當然,吹空調出現不適癥狀后,最好不要馬上運動,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老友們在運動后不要立即進入空調房。因為進入空調環境后,開放的毛孔會突然收縮,容易感冒。正確的做法是進入空調環境前,先擦干汗,換上干爽的衣服。

來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明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