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1日17時50分,隨著最后一項海水樣品采集作業的完成,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的第一階段任務——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區大洋科考主要作業任務全部結束。
【資料圖】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區大洋科考作業于7月26日開始。在長達17天的作業中,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圍繞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多門相關學科,執行了大氣、海冰、海洋和底質環境調查、生物群落和資源調查以及污染物監測等10余項作業項目。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領隊王金輝介紹,整體來看,本階段大洋科考作業達成如下目標:
基本完成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區的生態環境調查和海冰綜合調查。考察隊獲取了大量大氣、海水、沉積物、海洋生物、海冰等方面的現場監測數據和樣品標本,通過海水和沉積物樣品培養分離130株北極菌株,提取68份海洋生物基因標本,采集環境DNA樣品9份,進一步豐富了極地基因庫和海洋生物標本。
部分科技計劃項目的現場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氣溶膠散射激光雷達、海冰多波段SAR雷達等國產技術裝備得以在北冰洋科考中應用和驗證。
極地科考國際合作穩步推進。中國和泰國科學家就北冰洋微塑料調查開展合作,完成了水體、沉積物的微塑料樣品采集,為微塑料這一熱門環境問題研究提供助力。
王金輝表示,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區大洋科考作業的成果將為進一步認識北極快速變化下的生態系統變化提供有力支撐,從而有效提升我國在北冰洋環境保護、北極快速變化響應以及海洋污染評估等方面的能力。
又訊 8月12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航行至北緯81度附近海域,正式開始海冰綜合調查作業。
北京時間凌晨5時左右,“雪龍2”號搜尋到合適的作業海冰。經先遣科考隊員探察完冰面安全區域后,執行首站海冰綜合調查作業的科考隊員攜帶科考設備,沿著舷梯步行下冰。隨后,科考隊員分別進行了海冰物質平衡浮標布放、海冰冰芯采集、無人機海冰光學觀測等9項作業。整個過程持續約5小時。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副研究員、大洋隊海冰環境組組長林龍介紹,海冰綜合調查作業是此次北冰洋科考的重要環節之一,主要任務包括冰基浮標布放、海冰采樣、冰上試驗三個部分。
林龍表示,根據作業時間的不同,本航次海冰綜合調查分為短期作業站位和長期作業站位兩種。每個短期作業站位作業時間為4至5小時,而長期作業站位時間則可持續3至5天。此外,考察隊將借助作業中布放的無人值守設備對海冰進行長期觀監測。
海冰綜合調查作業是在考察隊結束第一階段任務——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區大洋科考主要作業任務后立即開始的。根據計劃安排,考察隊將繼續前往位于北緯85度附近的加克洋中脊區域,抵達后將開展洋中脊地質和地球物理相關專業的調查工作,航行期間根據海冰情況擇機開展海冰綜合調查。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科考隊完成第一階段作業任務 正式開始海冰綜合調查作業 獲取大量沉積物海洋生物等樣品標本 a>
- 截至6月底香港注冊成立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1.3萬億港元 a>
- 通關迅速 山東客貨班輪國際客運業務恢復 a>
- aql25是什么意思 aql25 a>
- qq達人最高多少天 qq達人 a>
- 8月15是什么節日 8月15是什么節日吃什么 a>
- 南寧有幾個區縣(南寧有幾個區) a>
- 應急減災高軌SAR衛星成功發射 將提升應急遙感監測能力 a>
- 沙特任命首位駐巴勒斯坦大使 a>
- 中央氣象臺8月13日06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a>
- 《長安三萬里》實時票房破17億 a>
- 微型計算機誕生于第幾代計算機時期 微型計算機 a>
- 幽門螺旋桿菌是什么病傳染嗎 幽門螺旋桿菌是什么病 a>
- 衣裝與俗諺 a>
- 158和183情侶|小個子這樣穿情侶裝太有回頭率了! a>
- 長寧這個老牌劇場再獲市級榮譽,你來過嗎? a>
- 這一招能讓米飯“熱量減半”? a>
- 智子疑鄰原文節奏劃分(智子疑鄰原文) a>
- 今年入秋最流行的“穿衣風”,高級又耐看,值得收藏! a>
- 嘉實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一天天基金網-嘉實基金所有基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