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理工科博士當陪審員參與調解,一起技術合同糾紛迎刃而解
發布日期: 2023-07-28 20:44:35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28日訊(記者耿珊珊 通訊員鄭雅曼)知識產權糾紛專業性強、晦澀難懂,怎樣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呢?7月28日,記者從武漢市江岸區法院獲悉,在一起技術合同糾紛中,法院邀請了一名具有計算機專業背景和理工科博士學歷的專家作為陪審員參與審理,順利化解了一起僵持4年的糾紛。

2018年,某制藥公司為拓展公司經營范圍,與某軟件公司簽訂了《技術開發合同》,約定由某軟件公司為某制藥公司開發“加工中心管理軟件”,根據開發進度,分四期支付費用30多萬元。


(資料圖片)

2019年下半年,軟件開發進入第三期后,雙方就開發進度、實地測試、修復系統漏洞等技術問題發生爭議,經過多次溝通,仍未達成一致,此后項目被擱置。

2021年初,某制藥公司向某軟件公司發出《解除合同通知書》,但一直未收到對方公司及股東的回應。當年9月,某軟件公司注銷。

某制藥公司認為,某軟件公司已構成根本違約,符合雙方約定的合同解除條件,股東趙某、張某在明知雙方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未履行完畢的情況下,決議解散公司,損害了某制藥公司的利益,遂將趙某、張某訴至江岸區法院,要求被告退還預付款13萬元、雙倍返還定金及資金占用損失。

“案件涉及的專業術語很多,查明案件事實頗具挑戰。”承辦法官介紹,該案爭議焦點涉及軟件開發技術問題,專業性強。同時,由于雙方爭議較大、時間跨度長,案件審理具有一定難度。

為準確高效查明案件事實,切實維護爭訴各方的合法權益,承辦法官邀請具有計算機軟件專業背景的專家,作為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據悉,該專家具有理工科博士學歷,是“江岸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領域專業人才咨詢庫”成員之一,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

調解中,專家陪審員指出,雙方合同約定金額遠低于開發加工中心管理軟件的市場價格。同時,按照行業慣例,制藥公司在委托軟件公司開發軟件時,也應該提前考慮到軟件開發失敗的風險。

“這就給糾紛的化解指明了方向。”承辦法官介紹。

“軟件開發能否成功受很多因素影響,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失敗風險。”調解中,專家陪審員直言不諱,并就涉案軟件開發過程中開發需求、驗收標準等關鍵問題向雙方當事人發問,還向雙方講解了計算機軟件開發需要不斷運行測試、修復系統漏洞的規律,軟件開發的市場價值及風險。

一番專業分析之后,雙方當事人都心服口服,表示愿意調解。最終,在合議庭主持下,雙方簽訂調解協議,由軟件公司的2名股東分兩批共退還11.5萬元。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kin0207@126.com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