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醫藥板塊連續“回血” 基金經理:或出現“黃金坑”
發布日期: 2023-08-10 08:39:06 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余世鵬 陳靜

在反腐的背景下,持續重挫的醫藥板塊又迅速“回血”。繼8月8日反彈后,醫藥股8月9日迎來更大幅度反彈。那么,醫藥板塊能否就此走出陰霾?低估反彈行情能否就此開啟?


【資料圖】

多數基金人士認為,反腐讓行業回歸醫療本質,不會影響醫藥行業的中長期增長邏輯。在醫療反腐常態化背景下,醫藥行業整體股價、估值處于底部位置,無需過度悲觀。2023年醫藥行業將充分出清新冠受益的基數問題,接下來的EPS(每股盈利)和PE(市盈率)雙擊機會值得期待,創新是醫藥板塊未來的投資主線。

A股市場充滿“藥味”

8月9日,A股整體延續調整態勢,近3900只個股下跌,上漲個股不足1200只,這使得醫藥板塊的大幅上漲有點異軍突起的味道。和三大指數低迷走勢不同,CRO(臨床試驗業務)、醫療服務精選、創新藥等板塊輪番上攻,A股市場充滿了濃烈的“藥味”。

從個股來看,截至收盤,近兩日全市場漲幅超10%的個股有54只,其中醫藥股就有27只,占據半壁江山。醫藥相關的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輪番上攻,創新藥50ETF漲逾3%,生物藥ETF、疫苗指數ETF等逾10只醫藥主題ETF漲逾2%。

有分析指出,醫藥板塊9日的大幅反彈表明行業正逐步從反腐陰霾中走出,后續有望回歸基本面,低估反彈行情有望逐步展開。

宏利基金基金經理周笑雯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反腐有助于凈化醫藥行業風氣,讓行業回歸醫療本質,有利于行業的中長期健康發展,這不會影響醫藥行業的中長期增長邏輯,反而有利于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公司有望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目前,大部分醫藥上市公司都處于細分領域龍頭地位,在業內合法、合規經營。

“醫療反腐為常態化工作,當前醫藥行業整體股價、估值處于底部位置,無需過度悲觀反應。”融通健康產業基金經理萬民遠指出,醫療反腐并不新鮮,早已經是常態化工作,醫藥行業面臨的反腐沖擊也并非首次。本次醫療反腐行動,其實自年初就已經開始,只是此前資本市場關注度不高而已。

醫藥股砸出“黃金坑”?

作為A股熱門主流賽道,醫藥板塊一直不乏關注度。特別是歷經兩年多的深度調整后,市場對醫藥估值回歸行情充滿期待。記者發現,在本次反腐風暴沖擊后,投資圈對醫藥的投資邏輯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就產業影響而言,萬民遠分析,從歷史經驗來看,反腐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市場容易將醫療反腐與此前限制“三公消費”沖擊白酒行業進行類比,但兩者有本質區別。醫療需求具有很強的剛需屬性,不管是藥品、耗材、設備還是診療需求不會因為反腐消失,即使短期因為反腐力度大導致波動,一般也會迅速恢復。

創金合信醫療保健基金經理皮勁松認為,近期受市場影響較大的為臨床療效一般、靠銷售費用支撐的藥品,以及單價較高的高值耗材、醫療設備等。從需求端看,患者去醫院就診并未受到影響,部分濫用藥品和檢查可能收斂,但剛需產品不受影響,此外新產品入院節奏放緩會影響銷售放量。今年三、四季度醫藥業績可能下調,具體幅度還需要跟蹤。從常識判斷,醫療需求只會推遲,不會消失,只要是剛需產品,今年損失的業績明年會有回補;醫院因為反腐推遲采購的器械,明年也會重新采購。

興華基金基金經理徐迅認為,醫藥股在本已較低的估值層面砸出一個“黃金坑”,現階段逐步加大對醫藥基金的定投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醫藥反腐去偽存真,將對市場中間利益鏈條進行重塑,對醫藥供給側進行改革,臨床效果突出的、具備明確循證醫學證據的創新藥、創新器械、醫療服務將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結構性增長,那些靠帶金銷售放量的產品將在這個過程中萎縮。”他說。

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本次反腐還給投資圈對醫藥產業研究帶來了“市場和政策共振”這一融合思路。

“相當程度上,醫藥是一個半市場化的行業,政策會起到非常大的影響作用。也就是說,醫藥首先是用來看病的,而不只是用來賺錢的,這是醫藥板塊最大的產業邏輯。在這一邏輯下,沒有什么是不能集采的,如果有那就列入下一批集采計劃。”某基金投研人士表示,在這一大背景下,醫藥股的估值和行情預判,不能只基于公司基本面判斷給出,也要密切結合政策等產業環境。上述基金投研人士進一步表示,集采是為了保證社保基金的兌付安全,這是中國的社會兜底機制在發揮作用。

Wind統計顯示,剔除今年新成立的醫藥基金,截至二季度末,主動權益醫藥主題基金整體股票倉位為89.5%,較一季度末下降1%,但知名基金經理對醫藥的態度有所分化。中歐基金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A、中歐醫療創新A股票倉位較一季度末基本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融通基金萬民遠旗下融通健康產業A、融通醫療保健行業A股票倉位較一季度末分別增加0.04%、0.9%。也有部分醫藥基金經理倉位明顯下降,例如,廣發基金吳興武管理的廣發醫療保健A、廣發醫藥健康A、廣發創新醫療兩年持有A二季度末股票倉位降幅均超過8%,趙蓓管理的工銀前沿醫療A股票倉位降幅也達到8%。

創新是未來醫藥主線

談及后續布局時,周笑雯表示,從基本面角度看,隨著就醫秩序正常化,醫療服務、藥品、器械、耗材、醫藥消費品等領域的主要公司都已重回增長區間,優質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兌現,大批公司估值處于歷史較低分位,存在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短期來看,資金正在流出醫藥行業,醫藥基金則更加追逐避險資產(與醫藥反腐關聯度較小的公司),品牌中藥、中藥OTC(非處方藥)、CXO(醫藥外包)近期都有不錯的表現;中長期來看,創新仍為醫藥未來的投資主線,創新藥、創新器械仍將創造不錯的收益。”徐迅說。

皮勁松表示,目前大部分股票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小于1,板塊性價比高,目前重點關注的方向有內鏡、心臟瓣膜、醫院自動化藥房、疫苗、中成藥、眼科醫院等。相關個股成長性好,公司產品剛需、競爭格局較好,個股的銷售費用在行業內中等偏下。

招商基金認為,伴隨醫藥板塊投資逐步回歸主業,業績及發展預期有望更為清晰,醫藥板塊估值及機構持倉低位的狀態將持續改善,醫藥創新發展和國際化是長期方向,需求端受經濟增長、收入提升、人口老齡化等推動未來具備增量,繼續關注醫藥景氣方向長期布局機會。

“整個醫藥市場空間仍然隨著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結構變化而不斷增長,行業天花板仍在增長,老百姓對更好的創新藥、創新器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的追求不會在醫藥反腐過程中消失。在這個變局時點,由于大部分醫藥公司出現回調,我們可以把握住機會調整持倉結構,增持未來更加確定的優質上市公司,從而獲得更好的收益,對于未來我們持樂觀態度。”徐迅表示。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