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洪水來了,天津飲用水受影響嗎?最新回應
發布日期: 2023-08-04 20:02:05 來源: 天津日報

8月1日22時10分,永定河洪水水頭到達天津市武清區邵七堤站;8月4日12時,大清河新蓋房分泄洪水水頭位置已到達天津……

看著這一條條關于洪水在天津境內行洪的消息,不少市民發出疑惑:“洪水來了,咱這飲用水受影響嗎?”

8月4日,記者采訪水務業內人士——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水質監測中心副主任張世紅時,她表示,我市的水源水從水源地引到自來水廠后,一般會經過蓄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保證自來水是符合我國飲用水標準的。


(資料圖)

“目前,我們對居民的生活飲用水會進行全天候的監測。就目前的監測結果來講,大家的生活飲用水都是合格的,請老百姓放心。”張世紅進一步說道,“在此基礎上,為了應對洪水可能會帶來的突發情況,我們的人員、設備、物資等已經充分地配備好了,時刻處于熱備狀態,保障老百姓的飲用水安全。與此同時,我們還提升風險預警意識,開展水源水進津前斷面水質監測,同時積極與南水北調相關單位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預警預測。此外積極做好引江、引灤雙水源的切換準備,全力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暴雨洪災后,未開封的飲料為啥不能喝?

京津冀遭遇洪水侵襲,洪水沖來的“免費”飲料,沒有開封能喝嗎?

注意!!洪水泡過的飲料千萬別喝,即便沒開封也是如此。

洪水可能曾裹挾廁所糞便、生活垃圾等,會進入瓶內造成污染,而瓶裝飲料通常含糖多,利于細菌快速繁殖,這些飲料喝了可能會中毒!

洪水有多危險?

洪災后飲水究竟有多不安全?

洪水里的隱藏“殺手”

古語有云“大災之后必有大疫”,事實上洪水過后確實容易導致疾病的大流行。

在《災后疫情分析及防范》手冊中提到,自然災害導致飲用水被污染后,可能導致腹瀉類疾病的暴發。

2004年,孟加拉國遭遇洪水侵襲后,出現腹瀉癥狀病例超17000例,均被檢出霍亂弧菌和產毒性大腸桿菌。2001-2003年,印度尼西亞一項關于小隱孢子蟲(經水傳播的寄生蟲)的感染風險因素評估研究發現,相比對照組,案例病患中接觸過洪水者得病幾率是其他病例的4倍以上。

所有的洪水都存在致病風險因素。致病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類或動物的糞便、農業和工業生產中的有害化學物質、礦區的重金屬等。之前,某地疾控中心發布了洪災后各種傳染病發生風險的評估表。

洪災后霍亂、其他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細菌性痢疾、急性出血結膜炎等疾病都有極高的發生概率。

水災過后怎樣安全用水

洪水就是這樣無情,讓人們受困于水卻又無水可喝。學界普遍認為,3天不喝水足以致命。那么,受災地區的人們應該如何喝到安全的水?答案是可以將自來水燒開后飲用,且為保證安全,刷牙、洗手、洗臉、洗碗碟、洗食物等,皆需在自來水燒開后才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被洪水泡過的瓶裝水也可能已經被污染了,外表看起來可能還很干凈,但擰開瓶蓋后會發現,“臟東西”已經進到了瓶子里面。

這主要是因為,使用螺旋蓋、按扣蓋、拉蓋等的容器屬于不防水容器,全金屬材料罐等是防水容器。為保安全,還是喝燒開后的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且裝水的容器必須保持干凈。

如果在家中沒有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又遇到供水中斷情況,可以選擇干凈器皿儲存雨水(雖然雨水也存在一定污染問題,但比洪水強很多)過濾、燒開后再飲用或使用。

洪澇災害期間

如何安全飲水

來源:津云 記者 田巧梅 部分綜合央視網、天津疾控

關鍵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