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充電不亞于加油?韓國研究人員稱電池有新突破,6分鐘即可充滿 世界快播
發布日期: 2023-07-04 11:09:02 來源: 33護膚百科

技術背景分析

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加強,全球范圍內的環保行動不斷加強,尤其是在能源領域,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上一個風口浪尖,越來越多的車企投入了研究和開發新能源汽車的懷抱中。新型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核心的關鍵技術之一,電池工藝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強耐用性,而一個優秀的電池在線充電技術則更能夠大幅度縮短充電時間,促進充電樁設施的普及以及電動汽車在實用性上的大幅提升。因此,如何將電池充電技術不斷提升,讓充電時間盡可能縮短,一直是電動汽車領域的研究重點之一。

早期電池充電技術的不足,使得電動汽車車主總是需要在等待長時間的充電過程中度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動汽車的推廣和應用范圍。不過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優化,尤其是隨著鋰離子電池逐漸成為主流,充電時間的不斷縮短已經成為業界的一個共識。而近日韓國一位名叫金元培的教授帶領的團隊,則創造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新突破——通過一種名為“自混合法”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種錳鐵氧體納米片,并利用該錳鐵氧體納米片制造出鋰離子電池。該電池不僅容量大小相近于市場上常規的電動汽車電池,而且充電時間僅需6分鐘,最新技術的誕生,讓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范圍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同時也將傳統燃油車推向死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技術詳細介紹

1、新型電池結構的優勢

電池是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等幾個關鍵部分組成的。在通常的鋰離子電池中,鋰鐵磷酸電池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將離子進行遷移,從而實現電子媒介的過程。該負電材料的制造,主要采用的是鋰離子的承載材料或者是碳產生的石墨。而在這些傳統的制造材料中,常常存在制造難度大,過程復雜,價格昂貴等缺點。但是,在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研發的電池材料,中錳鐵氧體納米片,打破了傳統電池材料的制造難題,同時在充電速度和儲能能力上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2、其中一種自混合法的制備方法

錳鐵氧體納米片的制備主要有兩種合成方法:一種是采用溶劑熱合成法,另一種則是利用“自混合法”進行合成。

在所謂的“自混合法”生產中,生產者將鐵(III)和錳(II)離子以比例為2:1的混合物置于氫氧化鈉(NaOH)溶液中,并進行超聲波處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制備出具有長方形形狀和高比表面積的錳鐵氧體納米片。

3、電池儲能能力的提高

通過新研發的錳鐵氧體納米片,能夠在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中,通過提高電子自旋,實現高儲存大量鋰離子的能力。同時,這種方法還可以提高電池的充電速度。因此,一旦金元培教授和其團隊所研發的錳鐵氧體納米片應用于電動汽車中,則意味著千百萬電動汽車車主可以較快的完成汽車的充電過程,從而遠離燃油車這個拖累。

技術前景分析

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業態變革正在持續深入推進,隨著新能源政策的逐步落實,充電樁建設又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機遇。通過不斷加快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創新技術,如何提高其能源密度、充放電速率和安全性等,都將對電動汽車和新能源領域的高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鑒于當前電動汽車用戶的需求不斷增長,通常需要大量時間才能完成充電,需要遵循的標準時間范圍在1至8小時之間,而充電時間即成為了全球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之一。因此,本次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的金元培教授取得的重大成果,意味著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將有望快速縮短至6分鐘以內,這樣不僅有助于解決電動汽車長充電時間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健康發展。

在充電技術方面,如果不斷推動技術創新、研究新型電池材料和方案等,必將縮短電動汽車充電時間成為可能。本次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成功研發的錳鐵氧體納米片,可以較大程度上解決電池充放電效率低下和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并且在性價比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突出的優勢,此外錳鐵氧體納米片還可以用于太陽能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可以說其研發意義之大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

結語

總之,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研究人員新近研發的錳鐵氧體納米片和電池,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和發展。盡管該技術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商業化發展,但隨著國內外企業對新能源的加強關注和重視,有望加速新技術產業化的步伐。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能更加加快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步伐,將有望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建設和技術創新。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只是一個開始,新技術帶來的巨大潛力正在書寫汽車產業的未來。

關鍵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