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山東全省投入運營326處“如康家園”為4979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
發布日期: 2021-10-21 09:31:12 來源: 大眾報業

“工作日我天天都來,能和大家說說話,還能賺錢補貼家用,非常高興。”近日,濟南市天橋區堤口路街道“如康家園”輔助就業室里,45歲的殘疾人阮女士一邊制作PE仿真花作品一邊告訴記者。而在來“如康家園”之前,她每天只是待在家里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今年,聚焦16周歲以上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群體“上不了學、出不了門、離不了人、就不了業”等急難愁盼問題,省殘聯著力建設“如康家園”,為他們提供日間照料、輔助性就業、社區康復、技能培訓、文化體育、志愿服務、交流互助等服務,力求做到“服務一人、解放一家、穩定一方”。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如康家園”336處,其中投入運營326處,提前完成省重點民生事項確定的建設任務,為4979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為6945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居家服務13528人次,26637人次享受文體娛樂服務,3058名殘疾人實現輔助性就業。

“把貼心服務延伸到殘疾人身邊,是‘如康家園’的追求。”省殘聯權益保障和教育就業部負責人周小龍說,“如康家園”從殘疾人的需求出發,力求做到一家多用、一園多用、規范管理、安全運行。

“日間照料服務切中了殘疾人家庭的需求痛點,給殘疾人家庭提供了‘喘息’的機會。輔助性就業增強了‘如康家園’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讓殘疾人‘想去、愿去、天天去’。”堤口路街道“如康家園”負責人劉彬告訴記者,街道“如康家園”5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深受周邊社區殘疾人歡迎。目前,這里已累計培訓有就業意愿的殘疾人73人,轉化輔助性就業11人、居家就業25人、推薦就業9人,固定接受日間照料15人。

融合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殘疾人托養中心、殘疾人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平臺,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日間照料、寄宿托養、輔助性就業等13項服務……鄒城市鳧山街道“如康家園”開創了“教育+康復+托養+養老+醫療”五位一體的殘疾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走出了融合發展的路子。

“‘如康家園’建設運營中堅持融合發展,以服務整合推動資源集聚、政策集成,形成了養老、助殘、康復、醫療、就業融合發展的工作格局。”周小龍介紹,“如康家園”與基層社區服務有機結合,借勢借力黨群基層組織建設,用最小投入解決服務場所問題;與養老照護、醫療衛生等政策措施有機結合,統籌實施康復、就業、托養等各項殘疾人工作,實現政策、資金的效益最大化;與社會助殘力量有機結合,充分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支持各類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

不僅如此,我省各地還把“如康家園”建設融入黨建工作中,將其打造成為黨建助殘基地、黨員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黨性鍛煉實踐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殘疾人自強教育基地。

“我們的‘如康家園’專門設置了300平方米的殘疾人自強教育展廳,通過折翼的天使、跋涉的足跡、特殊的陪護等8個板塊,展現殘疾人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風采,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提供了熟悉殘疾人事業的平臺,營造了扶殘助殘的濃厚氛圍。”莒縣閻莊街道“如康家園”負責人辛興芬說。

關鍵詞: 殘疾人 4979名 提供,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