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國家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徐州)創新發展大會在我市舉行。聚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市以更強決心、更大格局、更實舉措發展壯大工程機械“1號產業”,為江蘇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提供有力支撐。
為加快建設徐州科創圈,8月15日,徐州市“343”創新產業集群四鏈融合對接會又成功舉行。進一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積極構建全要素支撐、全鏈條融合、全周期服務的現代化產業創新生態。
(資料圖片)
“343”創新產業集群對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來自市工信局的統計表明,1至6月份,全市“343”創新產業集群產值同比增長5%(不含數字經濟),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比重88.2%,其中,綠色低碳能源同比增長19%,新材料同比增長1.5%,集成電路與ICT 同比增長12.4%,安全應急同比增長20.6%,精品鋼材同比增長4.2%,高端紡織同比增長30.8%,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同比增長11.7%。
凝聚集群培育合力
年初以來,“343”創新產業集群各工作專班深入落實10個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編排了10個年度要點,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推進舉措,協調各地各部門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根據產業圖表清單,認真梳理重點鏈條、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基地、重點品牌,為細化、量化產業化培育提供了有力抓手。
最近,我市借助賽迪研究院、科爾尼咨詢、冶金規劃研究院、中國棉紡行業協會等智庫“外腦”,相繼形成了《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綠色低碳能源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等一批高質量產業研究報告,推動集群培育方向更清晰、路徑更科學。
創新需要硬投入,1至6月份,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達到80.04 億元,同比增長13.86%。依托徐工集團、鑫華半導體、新鳳鳴等頭部企業,我市已全面完成10個聯盟組建工作,著力打造“跨區域對接、跨產業交流、跨領域合作”的產業聯盟。
圍繞集群的“卡脖子”“補短板”領域,我市面向國內外征集關鍵技術需求102 項,采取“揭榜掛帥”方式開展攻關突破。7月20日,又出價5960萬元面向全球發布《徐州市工程機械技術攻關需求榜單》,“尋覓”最優解決方案。
打造高標準產業鏈
今年以來,圍繞“343”創新產業集群,我市繼續強化“鏈主”企業對產業鏈的牽引吸附作用,攻堅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強化數字經濟、集成電路與ICT、醫藥健康、安全應急等產業趨勢性研判,前瞻性布局一批高技術含量、新賽道項目。依托鋼材、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基礎,瞄準綠色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引進一批產業鏈條高端項目。
“343”創新產業集群分別建立重點項目庫,針對478個入庫項目,開展全過程跟蹤、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及時疏通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堵點問題,推動項目盡快投產達效。上半年,入庫項目已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 60%以上。
市工信局圍繞“智改數轉”工作進入全省第1方陣、培育10 家本土服務商、打造100個標桿示范企業、開展 1000家免費診斷、實施1000項轉型項目的“五個一”工作目標,全面深化數字技術對“343”創新產業集群的綜合賦能,全市“智改數轉”工作成效突出,獲省政府辦公廳真抓實干激勵。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圍繞“343”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快組建以鏈主企業牽頭的自主創新研發主體,持續抓好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逐步構建完善極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10個工作專班聯合發布《徐州“343”產業投資熱力圖》,聚焦行業龍頭,深入開展項目洽談合作。今年以來,共新增3億元以上“343”項目136個。
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為營造良好發展生態,我市在優化涉企服務上做實功、求實效,全面加強要素支撐水平、產業管治水平。
在各工作專班推動下,10 個產業聯盟成員企業積極開展合資合作、聯合開發、交互許可等,結成利益共同體,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開拓和競爭。加強聯盟內企業交流合作,搭建公共技術平臺,促進市場信息、儀器設備等資源共享,積極組織技術交流會、銀企對接會、技能培訓會、產品推介會等交流活動,凝聚抱團發展的強大合力。
目前,我市已制定落實支持工程機械產業、集成電路與ICT建設等政策,編印“343”集群115條政策宣傳冊發放至企業,提升政策知曉率和執行力。
對接人民銀行等金融部門,我市制定《2023 年中小企業“銀企同心 穩企強企”融資專項行動方案》,聯合16家合作銀行長期為中小企業提供相應融資支持,全市“343”創新產業集群貸款余額709.8 億元,較年初新增70億元。
為加強人才招引,近期我市創新開展了高層次人才云聘會、首屆淮海才洽會、淮海創業大賽,推薦申報國家海外引才計劃484 人,國家重大育才計劃22 人,成功入選2022 年省雙創團隊3個、省雙創人才39 人、海外專項9人。
為加強市場開拓,我市出臺醫保支持醫藥健康產業“六條”措施,推動醫藥健康產業與醫保服務協同創新發展。制定支持徐工發展年度工作方案,編制徐州工程機械產業供需清單,共同開發打造工程機械應用場景、支持推廣工程機械產品。
各縣區通過高效配置土地、水電、能耗等要素,提升要素保障的集成性、針對性。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多渠道擴大直接融資,推動每個產業引育產業基金,通過資本的有力撬動提升產業發展能級,讓“343”創新產業集群后勁更足、質態更優、支撐更強。
聚力產業項目招引
我市堅持把重大項目作為發展的“動力源”,根據前期梳理的“343”產業鏈條圖、招商熱力圖,分產業開展精準招商洽談,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戶;緊盯在建省市重大項目,推動人員、力量向大項目集聚,推動土地、資金等要素向大項目傾斜,通過有效投入鞏固集群規模優勢、提升產業集聚化水平。
來自市商務局的統計,1至7 月份,全市簽約注冊項目 235個,協議總投資1659.1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9個,10億至50億元項目54個,外資項目7個。協議投資80億元的協鑫光伏電池生產項目、協議投資55億元的新璟宏硅異質結電池及儲能電站項目,協議投資50億元的百思利精密制造項目和協議投資3億美元的中福大明高效大尺寸光伏組件制造項目等一批50億元級產業項目落戶我市。
西部能源在新沂市投資55億元新璟宏硅異質結電池及儲能電站項目、天津新氫動力在沛縣投資15億元的年產5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1萬臺氫燃料電堆項目等,推動我市綠色低碳能源產業加速向氫能、儲能、太陽能、新能源車輛等細分領域拓展。
上海寶冶在邳州市投資11億元的汽車傳動軸制造項目、甘肅瑞達安在賈汪區投資10億元的抓斗整機生產制造項目等,為我市工程機械產業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乂易半導體在徐州高新區投資11億元的漢軒車規級功率器件制造項目、上海亮錚在沛縣投資11億元的半導體傳感器項目等,引導我市集成電路與ICT 產業加速向第三代半導體和車規級芯片領域拓展。
蘇州林華在睢寧縣投資10億元的醫用預沖式導管沖洗器研發生產項目、淮安泓康瑞在云龍區投資10.5億元的聚昕創緯智能科技產業園項目等先后落地,我市醫藥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更加凸顯。
江蘇極易在豐縣投資51.2 億元的抗氧化劑產業鏈技改項目、四川科碩光景在邳州市投資11億元的節能保溫隔熱材料制造項目等,推動我市新材料產業在硅基材料、碳化硅材料等細分賽道競爭優勢顯著提升。
大抓產業、重抓制造業,聚焦做大做強“343”創新產業集群,我市正在奮力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牽引帶動中心城市建設、老工業基地轉型,為徐州躋身萬億城市、推進未來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本報記者 王正喜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加速四鏈深度融合 引領產業提質升級 a>
- 河北省工信廳等部門將多措并舉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一批綠色生態中醫藥康養基地 a>
- 紅米Note 12 Turbo 5G到手價1639元 a>
-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2023-08-19 07:47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a>
- “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 a>
- 外媒:三星SDI將在蔚山工廠建設韓國首條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 a>
- 全球首套!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研制成功 a>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a>
- 天鷹聚能完成天使輪融資 a>
- 汽車出口火爆 帶動動力電池產業鏈加速出海 a>
- 大訂單、大投資接二連三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迅猛攀升 a>
- 湖北省省直機關房屋服務中心原主任雷漢華接受監察調查 a>
- 擺動數列的通項如何求(擺動數列) a>
- 今日魔獸世界賬號交易平臺5173(魔獸世界賬號交易) a>
- 世界氣象組織警告極端天氣未來將成常態 a>
- 哄女友生氣的小作文(哄女友) a>
- 傾聽青未了|七夕一起去吃瓜 a>
- 2023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 a>
- 玻思韜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2輪融資 a>
- 諾而為完成近億元融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