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古代造紙術步驟九步(古代造紙術步驟圖片)
發布日期: 2023-07-03 20:23:37 來源: 互聯網

1、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2、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制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3、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制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干而成。

5、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6、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

7、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8、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

9、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

10、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

11、這一技術后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

12、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

13、紙張就是借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14、 歷史上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

15、后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

16、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

17、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