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的新疆和田地區天氣炎熱,重慶交通大學研究人員王祉翔走在位于和田縣城外的“沙漠土壤化”基地里,眼前這片苜蓿在5月底收割了今年的第一茬,如今又長起來30多厘米,他期待著一個月以后收割第二茬。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沙漠生態修復是很多國家共同面臨的世界級難題。在中國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中,卻有萬畝連片的農田郁郁蔥蔥、瓜果飄香;在四川若爾蓋沙化草原、西藏拉薩市郊沙化帶、西沙島礁,不毛之地也長出植被甚至蔬菜——這是中國科學家研發的“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造就的奇景。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易志堅是一位力學家,2009年,他在研究顆粒物質力學的過程中發現,顆粒物質從離散狀態向流變狀態、固體狀態轉換,依靠的是一種萬向結合約束關系。
易志堅團隊提出了一項原創力學原理,土壤顆粒間存在一種萬向結合約束關系。萬向結合約束下的土壤顆粒體,既有一定的柔性,保水、保肥和透氣,并為植物根系生長提供彈性空間,又有一定的剛性,使之能夠“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易志堅團隊首次在土壤的力學特性與生態屬性之間建立起聯系。
2013年,易志堅團隊研發出一種植物纖維素黏合劑。在沙子中混合適量的黏合劑和水,“一盤散沙”就能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生態-力學”屬性:在濕潤時呈現稀泥般的流變狀態,水分蒸發后結成固體狀態,兩種狀態之間可自由轉換,并具有較強的存儲水分、養分和空氣的能力,成為適宜植物生長的載體。
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腹地,實驗基地中的耐旱植物可以在不灌溉的情況下自然生長,形成生態屏障;農作物所需灌溉量遠低于當地農牧業生產取用水限額。粘合劑和“土壤化”后的沙子經權威機構檢測,全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10多種農產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沙漠土壤化”技術一次性改造成本2000元至3000元每畝,經改造的“土壤”特性持續變好,微生物種群豐富,生物多樣性和局地氣候改善效果逐漸形成。改造技術易操作、見效快,粘合劑僅需加入一次,宜大規模機械化施工,改造后即刻起到固沙作用,隨即可進行種植,具有防沙固沙與生態恢復一體功能。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我國科學家發現沙漠變土壤“密碼” a>
- 莊墓鎮:異地就醫集中宣傳 讓群眾更有“醫靠” 環球新視野 a>
- 內蒙古舉辦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效果監測技術培訓班 世界球精選 a>
- 北京:種養加結合打造綠色可持續生態農業樣板 a>
- 見證!英軒農裝通過200-220馬力輪式拖拉機自愿性產品認證 a>
- 2023年10大暢銷谷物干燥機銷量與目前主銷機型及價格 熱點在線 a>
- 世界看熱訊: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和專題調研活動在青島舉辦 a>
- 【天天新要聞】亞洲沙灘排球錦標賽:薛晨/夏欣怡戰勝日本組合晉級八強 a>
- 當前頭條:經濟日報攜手京東發布數據——從企業采購看實體經濟活力 a>
- 超400億,沙特投資中國造車新勢力|熱點聚焦 a>
- 每日訊息!教育部:填報高考志愿勿信小道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a>
- 環球關注:AddiMap與Qualloy達成戰略協議,簡化金屬粉末采購流程和提供訪問參數數據庫 a>
- 金毛狗蕨怎么養_金毛狗蕨的養殖方法 世界熱門 a>
- 每日快看:注意!歐盟新電池法規出臺了! a>
- 蓋世周報 | 蔚來獲11億美元投資;大眾MEB平臺電動汽車產量破100萬輛 當前看點 a>
- 宣告放棄LCD材料!三星、LG供應商默克集團全力研發MicroLED等新材料 a>
- 簡訊:長江“黃金水道”效益凸顯 a>
- 合同到期后繼續用工一年,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兩倍工資,法院判了! 觀焦點 a>
- 看到58歲的利智,才知道啥叫“難得一見的美人”-全球通訊 a>
- 官網宣?山東泰山官網已將孫準浩資料移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