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小麥機收調度顯示
全國麥收進度已過九成
夏糧收獲已經基本接近尾聲
(資料圖片)
離開了土地
小麥、早稻這些作物將開啟怎樣的旅程?
顆粒歸倉到底歸到哪里?
跟著川農妹一起來看看吧!
糧食搬新家
扦樣、檢驗、除雜、稱重
當小麥在一道道科學規范的流程下
通過層層篩選后
它們就成了中國糧倉新的住戶
而耕種人也拿到了辛苦數月的回報
每年的5月下旬,以顆粒歸倉為目標的夏糧收購就開始了。夏糧收購,主要收的是小麥和早稻。伴隨著收獲的進度,小麥的收購自西南向北展開,而早稻主產省份的收購也將從7月中旬陸續開始。
在我國,糧食庫存主要由①政府儲備、②政策性庫存、③企業商品庫存三類構成。其中,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是守護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中央儲備糧庫的所在地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國有近千家,
最東端的中央儲備糧庫位于黑龍江建三江;
最西端的在新疆喀什;
最北端的位于內蒙古海拉爾;
最南端的則在海南三亞。
而如果比數量,吉林省要拔頭籌。大國糧倉里,主要儲備小麥、稻谷、玉米、大豆等口糧,也會儲藏一些棉花等經濟作物。
新家長這樣
儲糧倉的造型很有講究,外形不同,儲糧效果也不一樣。
●高大的平房倉單倉倉容達5000噸左右,單位倉容占地面積大;
●淺圓倉的單倉倉容近10000噸,糧倉氣密性較好;
●沿海地區常見的立筒倉占地面積小,大多在港口庫點使用。
我國最新研發出來的“架空式氣膜倉”,與傳統糧倉相比,它的氣密性能提升了2倍以上,這樣一座直徑23米、倉體高36.1米的氣膜倉,單倉能儲糧7500噸,可以滿足7萬人一年的口糧。
現代化糧庫當然不能只靠容積大,還要有高科技護航。都說儲糧難,就難在糧食是生命體,只有長期處于適合“休眠”的溫度、濕度環境下,才能抗“衰老”,確保儲糧綠色新鮮。
讓我們走進糧倉內近距離感受高科技。糧倉內一大片全都是小麥,它可不是薄薄的一層,而是足足有6米高。一整倉的糧食有6000多噸。這么多的糧食在一起,控溫是關鍵中的關鍵。
小麥在這里冬天感受開窗后的自然風吹拂,夏天則享受“空調冷風”的服務。而通過內環流控溫技術,冬天攢下來的冷氣還可以在炎炎夏日再度釋放,節約能源,這樣,糧倉全年的平均糧溫基本控制在20度以下。
糧情實時監測也不容馬虎,電子測溫技術就像保管員的眼睛。在糧倉內,分布著上百個測溫點,保管員可以隨時通過糧溫的變化判斷糧情是否穩定,并通過庫區智能化糧庫監管平臺查看每一粒糧食的狀態。
然而,享受著宜居生活的糧食,可不能當糧倉的常住居民。作為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儲備,糧倉必須“喜新厭舊”。每年輪換的糧食占庫存總規模的20%到30%。一般小麥3~5年就要輪換一次、稻谷和玉米則2~3年輪換、豆類和食用油需要1~2年輪換。
那么問題來了,輪換出來的“陳”糧用來做什么呢?實際上,我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也并非當年就全部消化掉,相當一部分要進入儲存環節,然后被加工再投放終端市場。
目前
我國口糧的自給率在100%以上
谷物自給率在95%以上
人均糧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
(2021年:483.5公斤)
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
口糧絕對安全
“大國糧倉”
有力保障著糧食安全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顆粒歸倉,歸到哪里?|世界報資訊 a>
- 人民銀行:一季度票據業務量總體保持下降趨勢 焦點速讀 a>
- 人民銀行:截至一季度末人均持有銀行卡6.78張-環球關注 a>
- 國家能源集團: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護航煤炭安全生產_天天通訊 a>
- 人民銀行:一季度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2584.32億筆|每日觀點 a>
- 貨運旺季疊加電商節 杭州機場單周貨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a>
- 最新出爐!6月20日滬深股通凈流入17.42億,其中4.057億都買了它 a>
- “還沒準備好與中國競爭”!美車企董事長親口承認!稱中國電動車產業非常了不起 a>
- 華為回應向日企收取專利費: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 合理收費是創新的結果而不是目的 a>
- 最資訊丨養老星球丨養老目標基金發行也陷冰點,80%的產品以發起式成立 a>
- 破75%了!理想汽車CEO李想最新發文|環球新要聞 a>
- 世界今頭條!中國武道綜合體能大賽簽約儀式在京舉行 a>
- 2023年中國·廊坊經洽會:國際電商平臺直播邀請賽,帆番傳播喜獲三等獎! a>
- 詩歌里的夏天|孤蝶小徘徊 翩翾粉翅開 a>
- 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 ——邯鄲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走深走實的調查 a>
- 世界熱頭條丨【點贊廊坊】共享發展機遇 深化交流合作 a>
- 全球新消息丨知名跨境電商平臺精準采購對接會舉辦 a>
- 平利縣八仙鎮:入戶走訪“面對面” 情系群眾“心連心” a>
- 自6月30日起 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將正式下線-全球今亮點 a>
- 達州、南充兩地簽訂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協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