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2022年度安徽全省將建成600個城市閱讀空間
發布日期: 2022-04-22 10:27:18 來源: 安徽日報

日前,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新聞出版局印發《安徽省2022年“15分鐘閱讀圈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一標準、分級負責,公益普惠、覆蓋全省”的原則,“十四五”期間,通過逐年新建、改擴建一批城市閱讀空間,推進“15分鐘閱讀圈”建設。2022年度,全省將建成600個城市閱讀空間。

前不久,2022年度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揭曉,10家博物館、10家公共圖書館、10家文化館、10個城市閱讀空間、10個鄉鎮文化站入選。其中10個城市閱讀空間分別為合肥市瑤海圖書城、合肥市廬陽區杏花書院、阜南縣體育公園閱讀空間、壽縣“悅讀壽春”無人值守書屋、滁州市梧桐書苑、六安市中央公園閱享空間、和縣明天廣場城市書房、蕪湖書房·赤鑄書院、銅陵市濱江閱讀點、黃山市占川書局。

合肥市瑤海圖書城是合肥城東面積最大、體量最豐富的閱讀空間,也曾入選2021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進入該圖書城,“每一個閱讀人都擁有魔法”“知識就是力量”的標識非常搶眼,暖色的燈光、輕輕的音樂,使這里成為當地居民閱讀的好去處。圖書城一樓兒童圖書區域,兒童圖書可借可買也可以免費閱讀。這里區別傳統圖書分類而進行特色分區,例如精品推薦、店員推薦、國學專區等,特色分區全面覆蓋圖書城。運營方面,該圖書城以豐富的文化活動為亮點,兼具圖書館的公益借閱功能與書店銷售功能。在此基礎上,圖書城增加了多業態經營,對內容進行擴充與優化。

坐落于古建筑里的閱讀空間,體現了地域文化特色。黃山市圖書館徽文化主題分館(占川書局)被稱為一處“跨界文化空間”,徽州古建筑是徽文化的載體,而此處空間,是在300年古建中呈現的復合型創意文化空間,涵蓋圖書館、書店、展覽、文創、咖啡館和民宿等功能,是徽州古建“活起來”的一個優秀案例。壽縣“悅讀壽春”無人值守書屋同樣坐落于古建筑群內。它是一個自助閱讀空間,按讀者特點細分閱讀區,精準匹配讀者閱讀服務需求的設施設備,所有區域無人值守。

閱讀空間與城市公園結合起來,則為居民就提供閱讀服務。阜南縣體育公園閱讀空間,地處當地體育公園內,可謂一站式滿足附居民的文體需求。六安市中央公園閱享空間坐落于公園內,它將文創、休閑、交流等多元化讀者需求與文獻資源服務無縫對接,形成一處獨具特色的文化服務綜合體。在合肥市杏花公園內,坐落著廬陽區首個建在公園里的城市閱讀空間杏花書院,對居民免費開放,上萬冊書籍供百姓借閱。書院通過劃分出多功能區域,標配閱讀、活動、展示、休閑4種功能,為少兒和老年讀者提供多樣化服務,同時兼具雙創空間、市民小劇場、四點半學校、便民服務點等特色功能。

銅陵市濱江閱讀點的前身,是當地江邊的廢棄碼頭,設計師化腐朽為神奇,設計成伸到江面的“懸浮盒子”形狀,加上“藏經閣”式樣的書架,讓它立刻成為長江邊一道亮麗風景。這里底層休閑、中層閱覽、頂層觀江,曾被評為“中國25個最美書屋”之一,成為了網紅打卡點。現在,有顏值、更有內涵的書房越來越多。在蕪湖書房·赤鑄書院臨窗而坐,抬頭就能將窗外蔥蘢的綠意盡收眼底……這座“藏”在雕塑公園里的赤鑄書院剛一亮相,就因為高顏值在朋友圈里刷屏。強調建筑設計的城市書房帶給了讀者新奇的感受和體驗,但最終依然會回歸閱讀和文化的核心價值。

溫馨舒適的環境,豐富多樣的書籍,借閱流程的便捷等特色,是城市書房受到市民歡迎的主要原因。據了解,城市閱讀空間需基本具備“五有”:有一定規模的閱讀場地 (建筑面積不低于100方米,其中出版物、閱讀、活動占地50方米以上)、有一定數量的出版物(包括圖書、報刊、音像電子、數字出版物,其中圖書不低于5000冊以上)、有一定質量的閱讀活動(年度常態化閱讀活動不少于12場次)、有一定效益的閱讀服務(讀者滿意度在90%以上)、有一定流量的讀者(均每天到場讀者50人以上)。目前,各地城市閱讀空間由市、縣(區)各級政府負責實施,采取新建、改擴建等多種方式進行,并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閱讀空間建設運營。如果說公共圖書館是支撐全民閱讀的主體,分布于不同角落的城市書房則是神經末梢,打通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張理想 晉文婧)

關鍵詞: 安徽全省閱讀 城市閱讀空間 15分鐘閱讀圈 安徽閱讀圈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