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wǎng)
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證充足的蛋白質(zhì)攝入
發(fā)布日期: 2021-10-26 09:37:38 來源: 廈門網(wǎng)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何時,“吃”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階段,市民該如何“吃”,才能“吃”出健康防疾病?市疾控中心專家來告訴你。

吃得科學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中國家庭,普遍一日三餐。熟記“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早餐營養(yǎng)充足,午餐補充能量,晚餐清淡減少腸胃負擔,建議三餐的能量配比應為3∶4∶3,兩餐之間間隔4-6小時為宜。

均衡搭配 食物豐富多樣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普通成年人,每人每天應攝入谷物、薯類及雜豆、蔬菜、水果、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奶類及奶制品和大豆類及堅果等食材。一日三餐,要注意均衡搭配,確保食物種類、來源及色彩豐富多樣。而長期不均衡的膳食結構會增加超重、肥胖以及慢性疾病的風險,削弱身體的抵抗力,不利于預防各種傳染病。

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期間,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證充足的蛋白質(zhì)攝入。雞蛋、魚肉和豬牛羊肉、牛奶、豆類和堅果都是蛋白質(zhì)的優(yōu)質(zhì)來源。

吃得安全

1、保持清潔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采購、儲存和處理食材之前都要注意勤洗手,同時還應注意定期徹底清洗容器、案板、刀具和水池等,避免交叉污染。

2、生熟分開

生熟食品要分開,切莫混雜共保存。刀砧容器各用各,避免污染生疾病。在處理食材時,應注意生熟分離,存放生肉的容器、案板和刀具一定要與處理熟食的分開使用,避免細菌交叉污染。

3、燒熟煮透

食物應燒熟煮透后再端上餐桌,趁熱食用。吃剩的食物用保鮮膜包裹后及時放進冰箱保存,下次食用前一定要再次徹底加熱。在季節(jié)轉(zhuǎn)換階段,要注意少吃或不吃生魚片、半熟牛排等未徹底煮熟的食物。

4、食材新鮮

一定要飲用干凈的,燒開的水。要懂得挑選新鮮健康的食材,比如“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一定不能購買;肉眼看起來出現(xiàn)變色,變味,沉淀,混濁,霉變腐敗的食品一定不能購買;對于已超過標簽上的生產(chǎn)日期和過保質(zhì)期的食品一定不能購買。

【提醒】

如何購買和加工進口冷鏈食品?

挑選采購時——

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超市或市場選購進口冷鏈食品。選購時,注意正確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外包裝。購物后,應注意及時清洗雙手。

儲存處理時——

在家中處理冷鏈食材時要注意勤洗手,廚房保持通風和清潔,防止飛濺污染。處理冷鏈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進口冷鏈食品在放入冰箱前應先裝入干凈的食品袋,包裝上注明日期,盡可能固定區(qū)域存放,盡快食用完畢,避免長時間存放。

烹調(diào)食用時——

加工烹調(diào)冷鏈食品,一定應做到燒熟煮透。家庭成員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幾率。食用進口食品后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癥狀,請及時到發(fā)熱門診就醫(yī),并主動告知醫(yī)生,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

關鍵詞: 蛋白質(zhì) 攝入 充足,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