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這些“驅蚊草”真能讓人擺脫蚊蟲困擾嗎?
發布日期: 2021-06-15 16:29:39 來源: 上觀新聞

6月,上海正式進入汛期,根據預測,今年上海汛期降水總量偏多,有利于蚊蟲生長繁殖,預計上海今年的蚊蟲密度將于6月中下旬達到全年高峰。

雖然現成的驅蚊方法很多,但不少人覺得噴殺蟲劑、點蚊香不夠安全,或者嫌揮舞電蚊拍太勞神費力。以純天然、安全、省心等為賣點的各色“驅蚊草”成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可這些“驅蚊草”真能讓人擺脫蚊蟲困擾嗎?

記者采訪了上海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專家,他們指出,大多數貼著“驅蚊”標簽的植物未必有商家說得那么“神”,有沒有效果要看實際情況,購買后別抱太大期望。

6月14日,在某購物網站輸入“驅蚊草”,記者共查詢到4000多個結果。生意最好的一家商戶一個月賣出了3萬多盆“驅蚊草”。

仔細查看這些“驅蚊草”,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具有濃烈香氣的植物,比如夜來香、薄荷、檸檬草、荊芥、羅勒、迷迭香、萬壽菊等。它們能散發出一些刺激性氣味。

另一類是能捕食昆蟲的植物,比如捕蠅草、豬籠草等。它們可以合成一些有吸引力的物質,比如蜜露,誘導蚊蟲前來取食,然后一舉捕獲。

專家指出,大多具有濃烈香氣的植物是香草植物,其體內的香葉醇、香茅醇、檸檬醛等物質的確有一定的驅避昆蟲作用,它們也是植物用來防御的武器。

不過,能否保護人不被蚊蟲叮咬,要看這些植物與人的距離、植物的種植密度和生長狀態等情況。

如果只在案頭放一盆迷你型的香草植物,根本就無法釋放出足量的驅蟲氣味,讓這股氣味在人身體周圍形成一道“空氣墻”,更是不可能的。

“不能脫離劑量談驅蚊。”專家表示,有實驗證明,在野外,如果涂上濃度超過30%的香茅醛,的確有較為理想的驅蚊效果,但在現實生活中,葉片散發的驅蚊物質,其濃度達不到這個水平,驅蚊效果自然有限。

以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驅蚊草”之一香葉天竺葵為例,其加工后可得到精油,在香水工業和食品業中均有重要地位,可代替昂貴的玫瑰精油使用,也可以使人避免蚊蟲叮咬,但若以自然狀態存在,香葉天竺葵的莖、葉、花無法釋放出像精油那樣高濃度的芳香物質。

天竺葵

很多實驗證明,不少植物散發的驅蚊物質只能勉強用來自保,實驗區域內的蚊蟲除了不會落在這些植物上,仍表現得自由自在。

此外,大部分香草植物在被動情況下,比如受到蚊蟲啃食、被人揉搓等刺激,才會釋放較為濃烈的驅蚊物質。這些香草植物不會對那些不啃花葉的蚊蟲作出反應。多數情況下,要靠植物主動釋放有效的驅蚊氣味,可能太天真了。

那么,吃蚊蟲的植物是不是更靠譜些?

專家坦言,相比香草植物,這類食蟲植物的驅蚊效果恐怕更糟糕。

首先,這些植物要先吸引蚊蟲靠近,才能實現捕食的目的,因此叫它們“引蚊植物”更恰當,和這些植物在一起,搞不好被蚊蟲叮咬的概率更高。

其次,吸食人血的雌蚊等害蟲對食蟲植物的“誘惑”根本不屑一顧,敏銳的它們喜愛體表面積大、呼吸或生理代謝旺盛、易出汗的人群。這時候,就算在人與蚊子之間放置一盆豬籠草或捕蠅草,蚊子還是會堅定不移地向人靠攏。

【常見的“驅蚊植物”】

★薄荷

★薰衣草

★夜來香

★羅勒

★豬籠草

關鍵詞: 蚊蟲 上海 消費 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