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中國江北地區首例成功繁育出一只南非雙角白犀牛
發布日期: 2020-10-21 14:28:15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近日成功繁育出一只南非雙角白犀牛,這在中國江北地區尚屬首例。記者20日實地探訪了解到,小犀牛已經吃到母乳,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據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動物管理部副部長苗慶琪介紹,小犀牛母親“朵朵”于17日凌晨0時30分出現異常走動、頻繁起臥等行為。在當天3時9分,順利生產小犀牛。“我們歷時五年成功繁育了這只南非雙角白犀牛,是江北首例。”

苗慶琪說,作為世界瀕危動物,南非雙角白犀牛異地圈養和生育存在一定難度。該動物園通過長時間的技術攻關將其繁育成功,這為優化、壯大國內雙角白犀牛種群作出貢獻。

“中國北方天氣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這些氣候條件對雙角白犀牛的發情表現、生活狀態等都有影響。”苗慶琪告訴記者,針對氣候差別,他們采取了一定措施調整溫度和濕度,幫助白犀牛更好地適應生活環境。如在雙角白犀牛生活區域安置地暖設施、采取加濕措施等。“‘朵朵’的產房溫度現在恒定在20度,濕度恒定在70%,非常適宜其生活。”

據飼養員沈師傅介紹,目前小犀牛的體重在80斤左右,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良好。 王瑤瑤 攝

據飼養員沈師傅介紹,目前小犀牛的體重在80斤左右,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良好。 王瑤瑤 攝

“犀牛懷孕時間為16個月到18個月,‘朵朵’懷孕16個半月。”據苗慶琪介紹,“朵朵”孕期較長,不確定因素較多,風險較大。對于這一復雜情況,該動物園對“朵朵”進行了長期的監控和記錄。“犀牛也需要社交,懷孕期間不能將它關在一間屋子里,要讓它跟其他小伙伴進行互動,這樣才能保證它在孕期的心情愉悅。”

由于犀牛的身形龐大、皮膚較厚,因此難以對其進行B超測試。針對這一難題,苗慶琪表示,“我們通過對它的耳朵進行采血,對血樣進行驗酮、激素檢測等來監測‘朵朵’的身體狀態。”

對于生產后的犀牛媽媽,動物園更是給予了悉心照料,包括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苗慶琪說,目前犀牛爸爸陪伴在犀牛媽媽身邊。雖然兩只犀牛不在一間屋子里,但是彼此能聽見對方的聲音、聞到對方的氣味,爸爸“南南”的叫聲會對媽媽“朵朵”起到安慰作用。

在身體恢復方面,該動物園還為“朵朵”準備了營養“月子餐”。苗慶琪稱,飼養員現在每天喂“朵朵”兩頓紅糖,一頓一斤,并且伴有適量的保健品。此外,在水果、蘿卜等的供應上也相應增加了20%。

據飼養員沈師傅介紹,目前小犀牛的體重在80斤左右。據他觀察,其身體狀況、心理狀態良好。犀牛媽媽“朵朵”奶水充足,狀態也良好。

關鍵詞: 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