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國內景區陸續開放 旅行社部分經營活動開始恢復
發布日期: 2020-03-20 17:00:02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內景區陸續開放,旅行社部分經營活動開始恢復,游客的出游腳步從城市游、周邊游慢慢開啟,旅游消費正在逐步恢復。國內游是2020年中國旅游市場的看點。提升供給質量,培育新興業態,就成為國內游發展的重中之重。

景區有序開放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國內游市場加快復蘇。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截至3月16日,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3714家A級景區恢復對外營業,復工率超過30%,已開放的旅游景區主要為山岳型景區、開放型景區和市民公園等室外旅游場所。據攜程統計,其平臺上恢復預訂的景區已超過1000家。由于疫情仍未結束,景區積極采取限流措施,目前游覽人數仍遠遠低于疫情前水平。

在目前開放的景區中,人氣最高的自然風光類景區有香山、黿頭渚、亞龍灣森林公園、蜈支洲島、天涯海角、青秀山、西嶺雪山等。攜程集團副總裁、全球玩樂事業部CEO喻曉江說:“春暖花開,游客在名山大川這些非密閉的景區,享受自然風景和清新空氣,有利于放松心情。在線預約已成為景區開放的標配。市民游客積極使用線上購票、在線收聽語音導覽等非接觸方式健康游覽。”

近日,上海、陜西、新疆、四川等多地恢復旅游企業部分經營活動。旅行社、在線旅游平臺的首批產品開始恢復上線接受預訂。一些地區的線下門店也已開業。旅行社開始有序復工,國內游市場加快復興。這極大提升了旅游從業者的信心。據記者了解,恢復上線的首批旅游產品,主打少聚集、更私密的私家團、精致團,以現在時令的踏青、親近自然的休閑游為主。攜程跟團業務在快速恢復上海、陜西、新疆、四川等本地游產品。恢復后的跟團游把游客健康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司機導游上崗前需要測量體溫并佩戴口罩,隨團準備護理包,包含口罩、酒精、洗手液等用品。

提質旅游消費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旅游產業增長的持久動力。旅游產業振興的關鍵是擴大消費。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重點推進文旅休閑消費提質升級”是核心內容之一。浙江、山東、遼寧、江蘇等多地計劃發放文旅消費券等刺激消費。

在近日巔峰智業主辦的文旅振興公益直播大會上,專家學者紛紛為擴大旅游消費支招。青島大學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長于沖認為,旅游消費是疫情后旅游產業振興的支點。旅游產業振興首先從省市的周邊游啟動,帶動國內旅游消費的振興。

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主任馬勇認為,疫情過后,人們的旅游消費體驗將會發生變化,大家更看重康養,讓心靈和身體放飛,融入大自然。城市周邊游、鄉村休閑游的出游頻次會有所提高,甚至會成為高頻消費。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厲新建表示,2020年旅游業的發展一定是國內游為重中之重。對人們國內游的質量要求會發生變化。在國內游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們需要圍繞著市場秩序、產品質量、標準落地、正視差異、補齊短板、強化優勢、選準重點、服務大局上做一些重點的謀劃,出臺一些相應的政策。

培育新興業態

17年前非典時,旅游同樣深受重創,但之后國內游市場沒有萎靡不振,而是迅速進入恢復期。17年后,中國國內游規模和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國內旅游收入5.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國內游韌性更強,抗風險的能力也更強。

提升供給質量,培育新興業態,成為國內游發展的重中之重。《意見》明確提出,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業態,鼓勵發展博物館游、科技旅游、民俗游等文化體驗游,開發一批適應境內外游客需求的旅游線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藝及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創意旅游商品。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提升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品質和品牌影響力。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入境海島游、近海旅游、鄉村旅游、冰雪游、歷史古都文化游等特色旅游。

疫情期間,旅游業專家和從業者舉辦多次線上論壇,共同探討振興之策。旅游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并不會隨著疫情而改變,疫情反而會提振部分旅游產品的市場需求。未來,國內游將迎來多產業融合的時代,加速與醫療、養老、體育、研學等交融。康養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等被大家紛紛看好,將迎來大發展。對于旅游目的地而言,爭取更多的游客,不僅只有好山好水自然風光,更需要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休閑空間。(記者 趙珊)

關鍵詞: 景區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