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全球快看點丨新媒體的特性及如何進行采訪
發布日期: 2023-06-28 19:06:31 來源: 科技新聞網


【資料圖】

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媒體,它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新聞信息的媒體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之為數字化媒體。一、新媒體時代的新聞采訪的特性1.新媒體的即時性。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呈現出明顯的實時性。互聯網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或其他智能終端快速發布信息并及時接收信息。它打破了傳統媒體定期傳播的規則,真正沒有時間限制和地域限制。2.新媒體的互動性。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超強的互動性。傳統媒體是單向傳輸,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報紙都是單向傳輸信息。媒體處于強勢地位,讀者接受什么樣的信息由這些媒體的內容決定;而新媒體信息的傳輸則是雙向的。每個讀者可以選擇自己接收的信息,也可以選擇不接收的信息,將客戶端關閉。讀者閱讀新媒體新聞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有自己可選擇的空間。與此同時,以微博和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讀者的受眾角色。讀者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發送者。他們同樣可以把自己獲得的信息傳播出去。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發布新聞,且讀者也可以通過新媒體隨時反饋、評論、補充和互動信息,新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讀者可以參與到新聞中,以滿足讀者的話語權。新媒體也是媒體人和讀者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平臺。3.新媒體的便利性。手機新媒體具有新聞發送時間短、接收速度快、幾乎不受時間或地域限制等優點。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就能隨時搜索新聞、查閱新聞、發布新聞,這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所不能達到的。在傳統媒體中,讀者沒有話語權,媒體和讀者不能實現互動。而新聞網站、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可以作為媒體隨時隨地發布新聞的平臺。同時,由于互聯網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空間,讀者可以匿名登錄、自由表達觀點、發布消息、傳遞信息、留言、發帖、評論以及就自己關心的話題投票。二、如何進行新媒體的新聞采訪1、作為一名新媒體的記者,要想進行必要的新聞采訪,自己首先要知道新媒體有哪些特點,掌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不同的這些特點,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得心應手地從事新媒體的新聞采訪。在傳統媒體時期,只有把新聞線索提供給報社,由報社記者采寫后通過報紙刊發出來,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新聞。而新媒體時代,受眾自己就可以得到的新聞線索,了解情況后在互聯網上發布這一新聞。所以,新媒體記者要想進行新聞采訪,必須建立個人強大的新聞線索來源的隊伍,要做到嘴勤、眼勤、腿勤,不放過每個有新聞價值的信息。2、個人認為,新媒體時代記者進行新聞采訪,要把創新思路與新媒體的供稿緊密聯系在一起,采訪時要在傳播上注重快捷精簡,多編寫一些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得先機,達到新媒體的稿子短而精。3、培養自己成為多面手,增強新媒體新聞內容的核心競爭力。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記者要始終加強媒體與用戶間的互動交流,吸引用戶提供新聞線索、報道素材和意見建議,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讓讀者在互動中參與,在參與中傳播。同一條新聞線索,記者要有想法,并在采訪時多角度(如文字稿、視頻、現場直播等進行多媒體化,多樣化的)展示,實現新聞采訪內容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4、自覺踐行群眾路線。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自己要踐行“三貼近”,堅持“走轉改”。要注重選取“小民生”事例反映“大民生”主題;通過生活化、親民性的內容來貼近群眾;要用群眾語言、群眾故事反映群眾心聲;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報道人民群眾關注的事,回應百姓訴求,讓新聞更接地氣;要堅持新聞真實性,多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讓當事人說話;要通過新聞事實本身的力量說服人、引導人;要借助豐富的媒體語言表達媒體觀點,讓受眾在閱讀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輿論引導。(駐馬店日報社 梁博涵)

關鍵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