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深圳到2022年將搭建碳普惠統一平臺
發布日期: 2021-11-18 09:48:00 來源: 深圳晚報

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成生態環境領域熱詞。日,深圳市政府辦公廳發布《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方案》顯示,為構建品牌顯著、吸引力強、全民參與且持續運營的碳普惠體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助力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深圳將從五大方面,搭建深圳碳普惠體系。

到2022年深圳將搭建碳普惠統一

深晚記者梳理發現,《方案》明確了深圳碳普惠體系的核心思路,即以“低碳權益、普惠大眾”為核心,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開透明、全民參與”原則,打造“雙聯通·四驅動”碳普惠體系。《方案》提出,深圳將具體量化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節能減碳行為并賦予一定價值,通過低碳行為數據臺與碳交易市場臺互聯互通,以政策鼓勵、商業激勵、公益支持和交易賦值四驅聯動為支撐,在“形成持久、普遍的綠色生活方式”領域先行示范,打造綠色發展的“深圳樣板”。

《方案》提出了深圳碳普惠體系三年建設的主要目標:2021年,形成碳普惠體系頂層設計,構建相關制度標準和方法學體系,完善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交易機制,建立碳普惠商業激勵機制;2022年,搭建碳普惠統一臺,逐步實現碳積分、碳普惠減排量與碳交易市場的聯通、兌換和交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的碳普惠運營機制;2023年,完善碳普惠體系,基本形成規則流程清晰、應用場景豐富、系統臺完善和商業模式可持續的碳普惠生態。

將從五大方面搭建深圳碳普惠體系

《方案》提出了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的五大任務,包括建立科學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公正規范的制度標準體系、廣泛覆蓋的低碳場景體系、持續發展的市場交易體系以及高效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

在建立科學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方面,《方案》提出,深圳將成立深圳碳中和促進會(協會),搭建政府與企業溝通臺,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梁作用,為深圳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政策建議和技術支持。

在建立公正規范的制度標準體系方面,《方案》提出,深圳將制定深圳碳普惠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社會公眾、小微企業節能減碳行為產生減排量的管理流程和使用規則,界定參與主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同時,基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公益、小微企業節能減排項目場景,制定公共出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林業碳匯等領域方法學,以方法學規范減排量核算。此外,制定深圳碳普惠核證減排量與碳積分兌換規則,確保減排量與碳積分兌換的科學、公正、公、公開。

在建立廣泛覆蓋的低碳場景體系方面,《方案》提出,深圳將豐富綠色生活場景,完善節電、節水、節氣、垃圾分類等配套設施建設,優化用水、用電、用氣及垃圾分類服務臺數據信息采集功能,鼓勵綠色生活行為;完善綠色公益場景,著力開展紅樹林保護、植樹造林、綠色幫扶等公益類減排項目,鼓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綠色公益項目,開展藍色碳匯研究;重點開發能源替代、能效提升、資源節約等減排項目,鼓勵小微企業通過節能技改、使用可再生能源、資源回收利用等方式減少碳排放等。

在建立持續發展的市場交易體系方面,深圳將出臺大型活動碳中和推廣實施方案、大型活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指南,鼓勵活動主辦單位使用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開展碳中和。同時,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踐行碳中和;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購買碳普惠核證減排量抵消辦公、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鼓勵個人自愿購買碳普惠核證減排量抵消個人日常生活產生的碳排放。

在建立高效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方面,《方案》提出,深圳鼓勵企事業單位探索開發基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公益、小微企業節能減排項目場景的碳普惠應用程序,實現與碳普惠統一臺的聯通,直觀、及時地向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展示低碳行為數據,探索以積分獎勵等激勵機制廣泛調動社會各界資源參與減排行為等。

關鍵詞: 統一 平臺 碳普,深圳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