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2020年地球一小時(中國)”主題熄燈活動以線上形式進行
發布日期: 2020-03-31 16:36:15 來源: 光明網

3月28日晚,WWF地球一小時開啟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結知名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贊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為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帶來了解和思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

2020年地球一小時:倡導公眾“以生命之名 為地球發聲”

據悉,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環保公益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20年地球一小時(中國)”主題熄燈活動以線上形式進行。今年延續了2019年“與自然共生”的主題,口號為“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號召公眾關注全球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

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2年,借助積累多年的社會影響力,2020年“地球一小時”攜手政府、企業、媒體等合作伙伴,在“與自然共生”的大主題下,從杜絕野味陋習、改變消費習慣、減少食物浪費等三個方面共同倡導和推動社會各界一起為地球減負,為地球發聲,共創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2019年,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有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威脅,超過25%的物種受到威脅。這一嚴峻的現實要求采取強有力的全球行動,以確保人類和地球的可持續未來。

因此,2020年必須成為各個層面的“全球行動年”,廣大的社會民眾,特別是正在創造和改變未來的年輕人,必須用實際行動為地球發聲, WWF提出三個具體倡導。

杜絕野味陋習,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讓生活更美。食用野生動物是自然界失衡的開始,也是人類健康危機的開端。早前,我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會同時長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下發公告決定自1月26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全面禁止人工繁殖場所野生動物轉運販賣,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這一史上最嚴野生動物管控措施凸顯了提升公眾意識的必要性。

改變消費習慣,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讓自然更美。雖然塑料有許多有價值的用途,但過度依賴一次性塑料還是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后果。全球每分鐘賣出100萬個塑料飲料瓶,全球每年使用5萬億個塑料袋,而這些塑料制品近一半是一次性的。據調查,目前每年有超過800萬公噸塑料流入海洋,造成每年10萬只海洋生物死亡及其他破壞。[]因此, WWF認為,消費者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企業商業行為的變革,改變消費習慣,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做可持續生活踐行者。

減少食物浪費,選擇可持續生產食材,讓身心更美。有資料顯示,在全球范圍內,不負責任的食品生產、分銷和低效管理造成的大量浪費,威脅著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以及地球本身。今天,全球超70億人消費了地球自然資源的1.7倍,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將超過90億,食品需求量將翻一番。因此,WWF建議,公眾在選擇美食時,應以生命之名心系地球,減少食物足跡,實現飲食多樣化,葷素合理,減少食物浪費。

“保衛地球,保衛生生不息的世界,也是保衛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繁榮昌盛的權利。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爭,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力量與才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戰斗號角已然吹響,希望以地球一小時作為我們出發和變革的起點。讓環保超越一小時,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地球守護者!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才可以扭轉地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WWF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思騁說。

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WWF致力于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降低污染,減少浪費性消費的行動。自1980年正式進入中國,從開展中國大熊貓保護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今天,WWF在中國的工作已經擴大到物種保護、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森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教育、氣候變化與能源、野生物貿易、科學發展與國際政策等領域。(鐘欣)

關鍵詞: 地球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