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二十年了,他離開家時還只有十八九歲,沒有想到是來廣州了。”許大哥擁抱著失散多年的弟弟淚灑當場,這一幕發生在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區分站開放日當天。6月19日是全國第十一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廣州6家救助管理機構同步舉行開放日活動。救助機構又如何通過科技力量幫助尋親?如何引導流浪受助人員再就業?當天,數位“尋親能手”分享了他們救助尋親故事。
失散多年,許姓兄弟在廣州團聚。
【突破】
【資料圖】
生物特征識別祖籍范圍
“你叫什么名字?”“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呢?”“家附近有山嗎?”“冬天下雪嗎?”市救助站市區分站接回辦副主任梁光楣和她的同事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跟眼前這位長相黝黑的男子聊天了。2022年4月,公安部門護送他來到救助站求助時,男子精神狀態并不穩定,無法用言語溝通。在接下來的72小時尋親黃金時間里,梁光楣多次嘗試在不同時間段和場景耐心地與他交流,但他始終未發一言。
“按照我們工作規范,72小時里要向流浪受助人員問詢不少于三次,但是在工作實際中只會多不會少。”梁光楣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通過各種方式引導男子進行表達,希望通過碎片化的信息拼湊出他家鄉的情況。
終于有一天,男子模模糊糊地回答說:“我叫徐華棟(音),信陽的”,事情迎來轉機。
“他不會寫字,表達也不清晰,跟‘徐華棟’三個字音近的姓名何止千千萬萬,更何況還存在方言、口音等影響因素。”梁光楣說,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抓住這個線索甄別排查了上百條關于“信陽”和“徐華棟”的身份線索,卻一無所獲。而通過DNA、指紋、掌紋、人像識別等各種科技手段進行尋親,反饋結果同樣石沉大海。他們還聯動河南信陽及周邊地區的志愿者協助走訪,結果反饋“查無此人”。
直到在聯合尋親工作室一次日常的業務對接中,梁光楣和同事了解到公安部門有一項新的技術突破,可以通過生物特征識別推斷出大致的祖籍地范圍。“我們即刻聯系公安民警為男子進行識別,推斷結果發現男子的祖籍地很有可能是安徽亳州,我們為男子重新錄制尋親視頻擴散尋親。”根據“安徽亳州”這個關鍵信息,通過大數據重點向該地區用戶推送,同時聯系發動當地志愿者實地走訪、擴散尋親。終于,在今年5月11日,經過多地公益團隊走訪查詢,得知男子的真實名字叫許某棟,的確就是安徽亳州人。
當梁光楣聯系到許某棟的家屬并幫助他與家屬進行視頻通話時,許某棟看著屏幕中的親人激動地大喊:“我哥,是我哥!”手機另一端的許大哥見到失散近二十年的弟弟,同樣激動得久久不能言語。
“你問我,真數不上來。”梁光楣2014年10月開始參加尋親工作,已經數不清成功救助過多少個尋親案例,開放日當天,梁光楣一路面帶微笑地見證著這對闊別了20多年的親兄弟的相見。
而見到弟弟的那刻,許大哥馬上擁抱住他。“他十八九歲就走失了,這么多年來我們有找過他,可是找不到,真的找不到,沒想到他來了廣州。”“媽媽不在了,我們媽媽不在了。”許大哥說,在母親彌留之際,很想再見失散的弟弟,可惜沒辦法實現,團聚以后會將弟弟帶回亳州去看一看媽媽。
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社區開展救助管理政策宣傳活動。
【科技】
探索祖源鑒定卓有成效
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廣州全市救助管理機構持續開展“大愛尋親,溫暖回家”專項行動,成立尋親工作室,廣泛利用網絡、媒體尋親平臺,充分聯動公安部門運用DNA、指(掌)紋、人像比對等高科技手段和大數據技術,推進提升救助尋親成功率。
據市救助站市區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救助站以借助科技破解尋親難題,牽頭公安部門、社會組織等21家成員單位成立了聯合尋親工作室,建立滯留受助人員尋親核實長效機制。對無法提供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員,進行身份信息快速查詢,根據受助人員指紋、體貌特征等線索,及時查詢比對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救助信息和尋親信息。入站后24小時內報請公安機關核查,并在全國救助尋親網、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平臺同步發布尋親信息,發布率達100%;入站后7個工作日內報請公安機關采集受助人員DNA樣本、指(掌)紋、人像信息,通過比對DNA信息庫、人口失蹤庫、人像比對系統協助開展尋親服務。特別是在與公安部門探索受助人員祖源鑒定方面卓有成效,為核實受助人員身份信息提供重要的方向。
【功能】
一鍵上傳相片自助尋親
近年來,廣東各地在加強傳統尋親的基礎上,積極拓寬尋親渠道,及時將滯留受助人員身份信息推送至全國救助尋親網、“頭條尋人”等互聯網平臺;加強與公安機構協調溝通,采取人臉識別、DNA比對等高新技術手段開展尋親。此外,廣東省民政廳還在“粵省事”政務小程序上開通“群眾自助尋親”功能,群眾可一鍵上傳走失親人相片,實時搜索走失人員救助軌跡,無需再跑遍全省救助管理機構、逐一辨認每位受助人員,實現“零跑動”,曾有群眾僅用3秒就成功在救助站找回因走失、在救助站受助的母親,該功能上線以來已有5.4萬余名群眾上傳相片進行自助尋親。
據統計,2018年至今,廣東省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33.37萬人次,幫助1.02萬名不明身份的受助人員成功尋親,護送1.79萬名特殊困難對象返鄉團聚,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花都區救助管理站聯合花都區人社局開設就業推薦便民服務點,提供就業咨詢與推薦服務。
“依靠自己的勞動賺錢,活得踏實”
“照片中這個大叔,靜靜坐在石板凳上,面帶微笑,衣著整潔,神采奕奕。半年前他還是流浪人員,現在他在越秀區北京路一間餐廳做洗碗工,包吃包住,每月4000元的收入。”廣州市尚丙輝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崔佳玉也向記者講述了通過多方努力幫助流浪人員實現再就業的案例。
時間回溯到2022年10月一天,崔佳玉和聯動機制的同事們在越秀區沿江西路一帶開展社會化教育宣傳時,發現了推著單車沿街撿拾廢品的陳叔。崔佳玉說,“陳叔一見到我們,便上前打聽是否能幫助辦理身份證。”
陳叔后來向社工講述他這些年的遭遇,原來陳叔是佛山三水人,年輕時意氣風發,外出四處做生意。在他的人生高光時刻里,在佛山開工廠代加工,手底下有十幾號員工。那時候,別人見面得稱呼他一聲陳總。后來,由于經營不善,工廠倒閉,陳叔也備受打擊,妻子跟他離婚后又帶走兒子。雙重打擊下,陳叔從此一蹶不振,便開始十幾年的流浪生活。
陳叔曾對崔佳玉說,他最喜歡聽陳星的歌曲《流浪歌》,里面有一句歌詞,“流浪的腳步走天涯,沒有一個家,把我的淚吹下”。陳叔說感覺說的就是自己,他常常獨自一個人聽著歌、流著淚。
從社工口中得知情況后,市區分站馬上聯系公安部門,順利幫他辦理了身份證。
崔佳玉說,“我們機構連接了一些企業的就業資源,遇到就業意愿比較強烈的流浪人員就推薦他們去應聘試試。”后來,社工發現北京路有一家餐廳招收洗碗工,崔佳玉便和同事一起極力動員陳叔前往應聘,最終陳叔成功入職。
前幾天,崔佳玉專程到陳叔工作的地方進行回訪,見到陳叔時,他衣著整潔,笑容滿面,一下子看起來年輕了十幾歲。崔佳玉說,“陳叔在這家餐廳工作了大半年,干得十分賣力、開心。他還對我說:‘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賺錢,自己活得踏實。’”
■文圖:新快報記者 麥婉詩 通訊員 李國全 莫冠婷 覃漢鵬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科技賦能 離散二十年兄弟終團圓_觀速訊 a>
- 2023信用卡停息掛賬新規定是怎樣的?信用卡逾期怎么協商停息掛賬? a>
- 觀點:浙江召開深化非公企業“產改”工作推進會 a>
- 信用卡停息掛賬對個人征信有哪些影響?信用卡停息掛賬需要哪些條件? a>
- Ulefone推出Power Armor X11手機 擁有超8000毫安電池-世界資訊 a>
- 律師辦理停息掛賬有必要嗎?處理逾期的法務公司靠譜嗎 ? a>
- 國泰君安:新一輪國企改革明確重組方向,重點關注兩條主線 a>
- 【全球熱聞】柔性泡沫橡塑絕熱制品_關于柔性泡沫橡塑絕熱制品概略 a>
- 5.4熊貓人火靈怎么打_熊貓人火靈 a>
- 律師辦理停息掛賬靠譜嗎?委托律師停息掛賬影響信用嗎? a>
- 河南:推進源網荷儲用一體化建設,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 a>
- 律師辦理停息掛賬是真的嗎?委托律師協商停息掛賬收多少錢? a>
- 停息掛賬是什么意思?信用卡怎么辦停息掛賬? a>
- 自己可以申請停息掛賬嗎?怎么自己辦理停息掛賬? a>
- 優秀退役軍人走上思政課講臺 a>
- 天天播報:實習招聘會變身就業指導“練兵場” a>
- 教育部公布2023年高考網上咨詢周時間安排-當前熱點 a>
- 天天信息:北京:高考網上咨詢周本周四啟動 提供文字問答及視頻直播兩種方式 a>
- 停息掛賬有哪些好處和危害?再次逾期會受到哪些影響? a>
- 冬季儲存蘋果的最佳溫度_大量蘋果冬季儲存方法_世界速遞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