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評論丨穩民生穩就業,也需轉變“用人觀”
發布日期: 2023-08-11 10:05:55 來源: 紅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段官敬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就業的好政策,給勞動者穩定就業、提升生活品質提供了重要保障。不得不說,一些地方出現“就業難”與“招人難”并存的問題,也正是這種矛盾和對沖的存在,給穩民生穩就業造成一定困難。

現實中,針對“就業難”與“招人難”現象,不少專家破題給出的“金點子”,往往站在高校畢業生群體等待就業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年輕人應樹牢正確就業觀和擇業觀,防止眼高手低、拈輕怕重等。誠然,“就業觀”是影響就業行為和擇業選擇的直接因素。比如個別高校畢業生擇業預期過高等造成“失業”、極少數年輕人信奉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擇業“真經”。這些從側面暴露出部分年輕人的擇業訴求和不當理念。

擇業觀具有雙面性,也是市場主體和用人單位的“參考書”。應當看到,年輕人擇業觀的變化,恰恰是自我就業規劃和成才愿景的一種表達,即年輕人就業不再是單純地“找份工作”,還有對事業和未來規劃的“質”的期盼。這就決定了用人單位和市場主體招人思路和用人觀念必須跟進。尤其是在市場法治環境、多元化擇業渠道、個性化擇業思想等作用下,用人單位和市場主體的用人優勢和主導優勢的“天平”正在發生傾斜,這本身就是市場公平公正、自由擇業的發展趨勢使然。

無論如何,擇業的需求側與用人的供給側高度匹配、有機融合,才是市場人才資源有效配置的最優解。從這個角度說,用人觀其實就是人才觀,是對市場主體長遠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第一動力。此外,由于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新時代年輕人更加注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障,加上擇業意愿更加注重前景預期、綜合素能和長遠規劃的全面發展。可想而知,市場主體和用人單位要打破老一套的用人觀念,改變一招了之、簡單“拿來”的心態,建立并健全現代化用人導向機制,讓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更好維護,從而贏得年輕人的尊重和支持。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用人觀,不僅是企業和企業家等市場主體思維觀念、價值取向的體現,更是健康有序、公正守信市場環境的折射。多些如獲至寶的愛才意識,多些讓勞動者有“吾心歸處是吾鄉”的歸屬感,建立健全尊重勞動、崇尚人才、培育人才的機制體制,方能讓人才市場釋放出萬馬奔騰的活力。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相關組織也得發揮主導和協同作用,解答好就業這道“雙向選擇題”和“民生大命題”。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