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家門口”就上班 留合肥好就業
發布日期: 2023-08-11 09:27:00 來源: 騰訊網

原標題:“家門口”就上班 留合肥好就業(主題)


【資料圖】

全市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85萬人(副題)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文/攝 實習生 劉君怡

不用出小區就能找到心儀工作,海投無果不如試試見習崗位還有崗位補貼,五期“合肥請您來”場場提供萬余崗位“虛位以待”……今年,合肥10項暖民心行動大力度落實,其中就業促進行動高質量推進。今年上半年,合肥城鎮新增就業7.85萬人,同比增長8.2%;舉辦線上線下“2+N”招聘會4781場,提供崗位268萬個次;為高校畢業生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5477余萬元。

三天成功上崗

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再度升級

從投簡歷到正式上崗,僅用三天,這是什么體驗?家住合肥元一濱水城的孟雅楠向記者分享了她的“火速入職經歷”。

8月9日中午,記者在廬陽區亳州路街道濱南社區里見到了孟雅楠,她剛結束上午的巡樓工作,準備午休。現在的她是小區里的一名樓管,主要負責樓棟環境和業主服務。

8個月前,她還是一名家庭主婦。“原來因為要照顧小孩,一直待在家里。現在孩子稍微長大點了,我就想在家門口找份工作,兼顧家庭和工作。”

社區“三公里”就業圈一體機。

“我一直都看到樓道里有‘三公里’就業圈的海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掃碼填了信息,因為是政府做的平臺,我還是很放心的。”填寫完個人簡歷和意向崗位后,第二天孟雅楠就接到了物業公司的電話,當天就前去面試,成為了小區的樓管。

孟雅楠火速入職的背后,離不開合肥全面推廣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平臺的作用。2019年,合肥市試點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平臺,濱南社區就是首批試點之一。想找工作的居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登錄“三公里”就業圈平臺,根據離家距離、個人意向、期待薪酬等要素和企業進行雙選;不便操作手機的居民也可以前往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使用社區“三公里”就業圈一體機,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在線找工作。

“三公里”就業圈社區快聘運營部負責人徐章紅透露,未來,這種一體機將出現在合肥更多的社區,今年預計在全市投放150臺。

廬陽區亳州路街道濱南社區社居委干事范賢辰告訴記者,像孟雅楠這樣快速上崗的居民在社區中不算少數。“目前我們社區的平臺已經注冊登記企業942家,最近一年通過平臺實現就業近200人。”2023年3月,濱南社區獲評安徽省2022年度“三公里”充分就業示范社區。

依托“三公里”就業圈,合肥成功入選了國家2023年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截至目前,全市“三公里”就業圈平臺居民注冊數94.67萬人,注冊企業數6.84萬家,成功就業6.76萬人。

科大智能就業見習基地。

有補貼、可轉正

6000余個青年見習崗位開放

武玉茹是安徽三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相比于同齡學生,她說自己“特別幸運”,因為一畢業就在公司成功轉正,從見習員工變成了一名正式的產品工程師。

原來,合肥為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早早就啟動了2023年就業見習基地申報工作,募集青年見習崗位6000余個,對即將畢業的學生和滿足條件的青年們提供見習崗位。

今年2月,離畢業還有半年,武玉茹通過政府招聘網站看到了科大智能開放了見習崗位,便報名嘗試。武玉茹說,見習的半年里,公司不僅每月給他們發放5000元左右的見習工資,還根據每個人的專長規劃職業、安排技能培訓。

7月,武玉茹順利轉正,成為了科大智能的產品工程師,主要負責測試新產品的電源模塊等作業。

武玉茹所在的科大智能,被列為合肥市高新區青年就業見習基地。像這樣的基地,合肥目前有600余個。

合肥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工作人員程娟告訴記者,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合肥除了提供見習崗位,還舉辦了專場校園招聘會257場,6496家次企業提供崗位26.7萬個次,達成就業意向8.8萬人。同時加快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政策性崗位落實進度,截至6月底,全市1.5萬個政策性崗位開發、落實進度達72%以上。

程娟表示,今年上半年,合肥開發了10034個公益性崗位,用于兜底就業困難人員。目前在崗人員1.4萬人,落實相關補貼1.1億元。

來源:江淮晨報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