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煙臺今年完成16.32萬戶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
發布日期: 2022-02-18 08:51:19 來源: 水母網

全年投資700余億元推進412個城建重點項目,推進10個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建設,完成16.32萬戶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完成12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7.7萬戶居民、總建筑面積650萬方米……記者從日召開的全市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住建部門將錨定市委市政府“1+233”工作體系和“12335”中心城區建設格局,在激發城市發展活力、推動產業健康發展、改善城鄉發展面貌、提升服務水和監管效能、營造安全穩定環境等方面全面取得突破。

完成12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今年,市住建部門將深入開展城市體檢,建立城市健康評價體系,嚴格落實縣城建設“營建要點”,為精準開展城市更新奠定基礎。編制完成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完善中心城區城市更新項目庫,推動“突破芝罘”城市更新配套政策落地;加快推進芝罘仙境、大海陽美好社區等10個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建設,積極探索開創獨具臺特色的城市更新模式,形成有序展開、梯次推進、各具特色的工作格局。全面鋪開“新城建”,加快以“新城建”對接“新基建”,全面啟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臺、一體化數字住建綜合管理服務臺建設,打造“智慧住建”,實時感知城市狀態。成立“新城建”戰略發展(臺)研究中心、臺“新城建”創新發展研究院,爭創國家“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

因地制宜制訂2022年清潔取暖項目規劃,整鎮整村、成方連片推進16.32萬戶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厘清市、區市、鎮街、村居各級責任,確保清潔取暖設施設備達標、運行安全。精準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行“四前置”“四監督”改造模式,建立專家評審委員會,科學制訂改造方案,提升改造標準。創新豐富“4+N”模式,吸引央企國企以及社會力量投資參與一體化運營,借助“智慧工地”“智慧住建”等信息化臺推進全過程監管。全年完成12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7.7萬戶居民、總建筑面積650萬方米。

新增綠色建筑800萬方米

會議提出,深入開展建筑市場專項整治,完善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力爭全年建筑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動市六區3處、其余區市各1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基地建設,同步配建裝飾裝修垃圾處置設施和場所。搭建市區建筑垃圾智慧管理云臺,重點研發信息發布、實施監管、再生產品在線交易等功能,推動建筑垃圾產生、運轉、處置和再生產品應用實時監測與智能管控。

促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編制綠色建筑專項規劃,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行綠色建筑統一標識制度,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筑、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為重點,不斷擴大高星級綠色建筑比重,年內新增綠色建筑800萬方米,同步開展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年內完成城區125萬方米、農村1.4萬戶建筑節能改造,立項6萬方米超低能耗建筑。

建設籌集1000套保障租賃住房

今年,我市將繼續高質量打造城建重點項目,全力推進400余個城建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完成投資700億元以上,項目開復工率、投資完成率均達到100%。牽頭督導打通22條丁字路、斷頭路,暢通城市微循環。優化住房保障措施,健全完善以公租房、保障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構建新市民住房保障常態化運行機制。建設籌集1000套保障租賃住房,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0723戶,年內再籌集5000套人才公寓,推進1000套共有產權住房銷售。督導推進未完成回遷安置項目建設,深入開展爛尾工程專項整治,開工建設棚改安置房6874套。

深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高標準實施3006戶農廁改造,有序推動已改農廁規范升級,健全完善后續管護機制。加快12個美麗村居項目建設,合理利用閑置民居,保護原有街巷格局和建筑風格,重塑膠東特色建筑風貌,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村居。全力推進3個歷史文化名鎮、14個國家省級名村以及112個傳統村落保護,規范開展村鎮體檢,加強修繕保護和傳統民居申報工作,全面凸顯膠東風貌特色。

老舊小區新建120處集中充電停放點

今年,我市將深化“紅心物業”建設,突出黨建領航,督促各區市普遍建立社區業委會和社區業主大會管理制度,業委會組建率達到70%以上;結合住建系統老舊小區改造、美好社區創建等工作,提升住宅小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至80%。開展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停放點建設,有物業服務企業小區新建400處集中充電停放點;老舊小區新建120 處集中充電停放點;新建房地產項目應建盡建。開展直管公房房屋普查,嚴格審核房改、租賃各類業務,確保業務辦理規范合規,不斷提高租金收繳率。升級完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管理系統,推動“智慧征收”。

加快住建領域制度創新,持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明確施工現場人員配備,嚴抓在崗履職,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加大“紅黑榜”企業名單發布頻次,健全聯合懲戒機制。

整改1374棟安全隱患建筑

今年,我市將狠抓工程質量和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強工程質量監管,出臺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考核標準,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切實提升建筑施工領域本質安全水

推進農村房屋、直管公房、保障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城市房屋建筑“三違”專項清查,加快1374棟存在安全隱患和違法建設行為房屋建筑整改。健全農村危房改造長效機制,及時將新出現危房納入改造范圍。落實“三項機制”“三項措施”,結合建筑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入開展農民工欠薪專項整治,強化智慧工地、農民工工資支付臺等信息化應用,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深入開展建筑揚塵專項整治,強化信息技術應用,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和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加強重點地區來返人員摸排,督促建筑工地逐人摸排,做到主動報備、主動檢測、主動配合隔離管控。

關鍵詞: 清潔取暖 改造地區 農村萬戶 完成改造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