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今年合肥早已于11月7日立冬當天就已經正式入冬
發布日期: 2021-12-16 10:27:14 來源: 合肥晚報

轉眼合肥已經步入十二月中旬,回首“冬至”后的天氣,接連一兩周的明媚晴朗,直到目前最高氣溫依然浮動在15℃附,完全不見寒冬的凜冽,總感覺今年的冬天還沒來。然而,據安徽氣象發布,據安徽省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合肥早已于11月7日立冬當天就已經正式入冬。截至12月16日,已經“悄悄”入冬40天了。入冬來的悄無聲息,炒板栗、烤紅薯、山楂球……這些入冬法寶都準備好了嗎?

合肥“悄悄”入冬40天

日,據安徽氣象發布,截至12月7日,合肥地區已經全部入冬。“什么!完全沒有感覺的冬日的寒冷,羽絨服就沒連著穿過一周!”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記者帶著疑問,向省氣候中心工作人員確認。

然而,查詢的結果更令人吃驚,據安徽省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合肥早已于11月7日立冬當天就已經正式入冬。截至12月16日,已經“悄悄”入冬40 天了。

“在氣象行業有關于入冬的明確指標,通常‘5日滑動均氣溫’連續5天<10.0℃,即達到入冬標準,并把對應的日均氣溫序列中第一個<10.0℃的日子定為入冬日。”如果在這個入冬日后氣溫回升,日均氣溫連續超過10.0℃,還要對入冬日進行二次判斷。當這個入冬日比常年的入冬日期提前不足15天,那么就可以確定入冬,即使后面氣溫回升也不做更改了。”由此可見,判斷“入冬”是一個動態過程,今年合肥還一直未曾官宣入冬。

記者從合肥市氣象局發布的天氣信息中查到,今年11月6日合肥迎來了一波強冷空氣,導致7日當天氣溫斷崖式下跌8-10℃。全市伴有大風降溫降雨,11月8日清晨最低氣溫僅有2℃,也是今年大家第一次掏出羽絨服的日子。這一波寒冷空氣讓合肥自7日起至13日,均氣溫始終處于10℃以下,盡管后期氣溫反彈重回20℃懷抱,卻依然沒能攔住合肥早早入冬。

今年的冬天為啥“暖意十足”

為啥今年的冬天一點兒都不冷?除了偶爾兩天寒風凜冽外,不僅雨水少見,就連太陽公公也是日日當值,曬被子、曬香腸、腌咸肉的景象處處可見?

據氣象部門介紹,入冬并不意味著天氣就會一直陰冷,氣溫就會持續下降。“可能大趨勢是逐漸降低,但具體到某一周、某一天溫度偏高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此外,今年截至目前,合肥冬天共經歷了兩次寒潮。“其實相較于前兩年,合肥今年的寒潮次數并不少,但今年寒潮來襲時間短,很快氣溫就有所回升,因此體感上寒冷的感覺并不持久。”

體感不太冷的話,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冷空氣太多,而暖濕氣流太少導致。必須兩種空氣形成對峙,才能形成長時間陰雨天氣,也就是濕冷天氣。此外,最的天氣晴好也是一個原因。

冬日甜蜜已然火爆

一到冬天,你的保留節目是什么?“炒板栗、烤紅薯、熱奶茶”幾乎沒有一個年輕人能“頑強”地抵御住這入冬三件套的誘惑。盡管這個冬天到目前為止依然不令人感到寒冷,但街邊板栗鍋里呼呼的熱氣,紅薯爐里炭火釋放的香甜,確實已經讓人不自覺地掉入了冬日甜蜜貼膘陷阱里。

“別看今年冬天氣溫還不夠冷,不是以往寒風中捧著一袋熱乎乎的板栗的情景,但整體算下來目前的銷量和去年同期比,還略有上升。”據淮河路步行街街口的“網紅”板栗店的店員介紹,現在均每天能賣1600斤左右的板栗,周末銷量更盛。“一方面是入店客量大,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大家到了冬天就愿意吃點甜糯的東西,不僅是炒板栗,山楂球同樣也是銷量領先。”

而在徽州大道與南一環交口,賣了多年烤紅薯的韓大爺則表示,今年下班路上買烤紅薯的人跟往年差不多。“烤紅薯不僅熱乎乎的,而且墊肚子。冬天往往小姑娘們喜歡吃甜一些的,天冷的時候就更好賣,小伙子、中年人一般就買個頭大的,吃完就不餓了。”

傍晚6點的合肥已經落下了夜幕,在車水馬龍的徽州大道上,守著烤紅薯攤子的韓大爺和來來往往的行人,共同感受著冬日的溫暖。板栗還在爐子里“沙沙沙”地翻炒著,隨著熱氣一起彌漫的是合肥人對生活的甜蜜向往。

關鍵詞: 當天 已經 正式,合肥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