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重慶長壽區博物館預計2022年初建成投用
發布日期: 2021-09-06 09:42:30 來源: 華龍網

9月5日,記者從長壽區文管所獲悉,長壽區博物館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陳列布展,預計2022年初建成投用,屆時將免費對公眾開放。

長壽區博物館是一座以地區特色歷史文化為主要展陳內容的綜合公立博物館。該館位于長壽菩提古鎮北側城門樓位置,建筑設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占地面積9606.83方米,建筑面積16776.48方米。長壽區博物館主體建筑設計體現了和諧長壽的主題,從空中俯瞰,博物館像一枚巨型印章,坐落在長壽菩提古鎮中軸線上。從側面看,像三座山體,兩邊代表長壽的地理之山,中間代表長壽的人文之山。博物館坐南朝北,像一座城門樓,城門兩邊各鑲嵌一個古篆字體的“壽”字,體現了博物館的地方特色。

長壽區博物館作為承載長壽千年厚重文化底蘊的重要場所,在設計和展陳過程中,重在以“物”敘“史”,博物館的展覽由一個基本陳列、兩個專題陳列、兩個臨時展廳構成,基本陳列為長壽歷史文化展廳,專題陳列分別為長壽工業水電文化展廳和中華長壽文化展廳。

長壽歷史文化展廳重點展示長壽地區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文化,如初期在長壽發現的命名為“中華峨眉龍長壽種”的恐龍骨骼、《史記》記載的先秦時期女實業家巴寡婦清的事跡、宋代理學大家譙定生、“中國現代武俠小說鼻祖”還珠樓主的故事以及長壽區各個歷史時期的實物,充分展示長壽的歷史沿革、如今的社會發展,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

長壽工業水電文化展廳從抗戰內遷、水電華章、三線建設、工業重鎮四個方面展示長壽區工業、水電事業發展的歷史和取得的輝煌成就。長壽工業基礎雄厚,先秦時期便以巴寡婦清建立丹砂帝國而名揚天下。抗日戰爭爆發后,因電力之便,長壽成為沿海工業內遷的最佳選址地之一,迎來了工業發展高潮。在工業噴井式發展之際,長壽的水電事業也蓬勃發展,完成了中國水電史上第一條全流域河流的開發,培養了大批水電專家,成為中國水電搖籃。

中華長壽文化展廳以中華“長壽”文化源流、民俗生活中的“長壽”、長壽地區之“壽”三個內容為線索,結合歷史上各時期與“長壽”相關的實物,展示世世代代的民眾因追求“健康長壽”而創造出的文化。

據介紹,長壽區博物館建成后,將更好地收藏、展示、保護和研究長壽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更好地發揮歷史文物的社會教育功能,讓觀眾感受到長壽歷史文化資源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關鍵詞: 博物館 長壽區 重慶 陳列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