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前五個月成都電網累計完成網供電量301.25億千瓦時
發布日期: 2021-06-22 11:09:47 來源: 紅星新聞

近期,隨著濕熱天氣的到來和氣溫的持續升高,成都電網網供電量和用電負荷不斷攀升。1-5月,成都全網最高負荷1542.1萬千瓦(含天府新區),同比增加36.91%,成都電網累計完成網供電量301.2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2.39%。成都電網已進入備戰迎峰度夏的關鍵時期。

6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召開的“迎峰度夏”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預計今夏成都電網最高負荷將達1650萬千瓦左右,同比增長9.8%,若遇極端酷熱天氣將突破1700萬千瓦,供需形勢較為嚴峻,如果迎峰度夏期間再發生強降雨、雷暴大風、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電網安全運行將面臨極大考驗。

記者了解到,受部分輸變電工程建設受阻的影響,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負荷高峰時段,成都中心城區、崇州、新都、大邑、新津、郫都、邛崍等區域將出現總計161萬千瓦左右的負荷缺口,通過“借力”緩解36萬千瓦負荷,仍存在最大負荷缺口預計125萬千瓦。

今夏用電形勢嚴峻,成都會停電嗎?

“現階段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停電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只是不同的地方,在電網建設規模、運行維護水平以及用電環境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那么停電的頻率、范圍以及時間長短也相應會有不同。”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肖欣解釋,停電的原因有很多,大的分類有三種,第一種是計劃停電,主要是因設備檢修、電網改造、市政建設等工作需要,對特定區域在特定時段內實施的停電。計劃停電供電公司都會提前通知,并按時送電,并且通常都會安排在非用電高峰期工作,居民用戶上班的時間段檢修,下班回家正常用電,有時候還會凌晨開始通宵作業,目的都是最大限度減少停電的影響。

第二種叫做非計劃停電,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地震、洪水、暴雨大風以及外力破壞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故障停電;二是電力設備發生故障造成的短暫停電,和人一樣,電力設備在長時間高負荷運轉下,也會疲勞、會出現一些小病小痛,只有及時“治療”,才能防止小病演變為大病;三是電網超負荷運行、局部供應“卡脖子”等,出于對電力設備的保護、在迎峰度夏這樣的高用電負荷時期不得不采取的緊急停電。“針對以上非計劃停電的情況,我們都制定有專項的預案,配置了充足專業的搶修隊伍,但是故障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希望市民們給予理解。”肖欣表示。

還有一種叫做產權內的停電,最常見的就是忘記充電費,或者自家的保險跳閘了。“其實發生停電了,可以先觀察一下,如果鄰居和周邊都有電,建議先檢查下電費余額是否充足、保險是否跳閘,或者向小區物業物管尋求幫助。”

肖欣表示,為了保障廣大市民用電,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實施轉供電來完成檢修;大力開展帶電作業,按照“能帶不停”的原則,來保證用戶用電不受到影響;引進中壓發電車、移動箱變車等裝備,為用戶提供臨時電源,避免停電等等。此外,成都供電公司還在全川率先開展配網“網格化”改造工作,全力推進公網線路的雙電源改造,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

“城市發展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電網規模,希望社會各方理性、科學看待電網建設,支持電網項目落地。”肖欣表示,經過2020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的大負荷考驗,成都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和承載能力有了較大提升,但中心城區及部分區縣電源點與變電容量不足、電力電纜通道建設滯后和外力破壞等問題,依舊制約著電網的供電能力,威脅著電網的安全運行。因此希望全社會對城市電網的建設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保護好電力設施,共同營造良好的供用電環境。

關鍵詞: 成都 電網 供電 負荷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