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余杭今后5年全區將有100所新建學校
發布日期: 2021-06-10 10:50:38 來源: 都市快報

原余杭區一分為二后設立的余杭,在大杭州乃至長三角區域該如何定位?該如何讓老百姓進一步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行政區域調整后,余杭區委提出建設“未來城市樣板地、未來科技策源地、未來產業引領地”的戰略部署,余杭區教育該怎么做?

“三年大變樣,五年攀高峰”,余杭區教育局將高標準擬定“教育高品質發展奮進計劃”,努力謀劃打造全省示范標桿、全國有影響力的未來教育,為余杭建設“創新余杭、品質之區、文明圣地”作出教育貢獻。

如何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未來教育?如何培育更多和未來科技城匹配的高層次人才?如何為高速發展的余杭源源不斷地輸入“本土人才”?這里有家長的提問,區教育局的回應,還有教育專家們的建言獻策。

家長問

擔心教育資源“縮水”、學區劃分不平衡、教育質量下降

@時光不語:海創三幼學區劃分超級大,造成海創幼兒園開學第一年就爆表,我們落戶兩年半仍然面臨被調劑,無法保證近在咫尺的兒童上學,能不能適當縮小海創幼兒園的教育服務范圍?

@加油加油:未來科技城的教育配套還是過少,新建的第三中學劃分的范圍也不合理,希望優化教育資源分配。

@靜待花開:目前閑林二中只是意向想法(規劃未最終確實),如何確保橫跨三個街道的海創小學的學生有對口直升中學?

@151××××2834:原余杭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如余杭高級中學、余杭第二高級中學等大部分都集中在臨平,特別是高中教育,分區以后,余杭區優質高中很少,未來教育資源如何配置?

@園園:目前建成的學軍海創園學校、杭二未來科技城學校、良渚高級中學教學質量如何?

區教育局回應

學區劃分不平衡? 可通過評估決定、多渠道增加入學資源進行優化

對于家長們反映最多的教育資源不平衡,如認為海創幼兒園、未來科技城第三中學學區發展不合理的呼聲,余杭區教育局回應:這些學區的劃分均是依據省教育廳、區級教育的明文規定而定的。

“以海創幼兒園為例,當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招收人數時,按‘入戶時間’先后錄取。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未錄取兒童由屬地統籌安排入本街道相對就近的公辦幼兒園。”余杭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幼兒園服務范圍的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余杭區將根據市民們的建議,進行調研、論證、評估,集體研究決定,以更好地優化服務范圍。同時,還將通過在該區域附近租賃改建嵌入式幼兒園、購買民辦服務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學前資源。

“同樣的,未來科技城第三中學學區劃分范圍,根據擬定區域的戶籍生、房產交付、人口導入的周期,充分考慮周邊教育資源緊張等因素擬定,并經過數據推演。今后三年,該區域將有新的初中建設投用。”

“此外,閑林二中的規劃也已經出臺,后續將加快推進。不過歷年來,余杭區的小學都是沒有對口初中這一政策的,初中是按照劃定的學區范圍進行招生的。”

優質教育資源如何優化配置?

5年內將新建100所學校,打造2-3所全省一流高中

一些家長擔心行政區域調整后,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詢問余杭教育的長遠規劃,如何優化配置?

“目前,未來科技城的教育資源基本能滿足適齡兒童入學所需,后期根據人口導入,每年都會有新建的配套教育資源投用。根據規劃,今后5年全區將有100所新建學校,其中2-3所為全省一流高中。”余杭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余杭區教育局籌備組已經提出了全區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思路,著重對高中教育特別是普高的五年發展規劃進行深入研究,對已有的高中學校、即將投入使用的學校以及近期將規劃建設的學校都進行統籌規劃。充分利用域內、周邊優質高校或國家級實驗室如浙大、之江實驗室等,探索“高校+高中”的一體化辦學形式;以及引進杭州主城區的優質高中如杭二中、學軍中學等,探索“名校+優校”的辦學模式,創建省級一流高中。

校方代表說

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計劃用5到10年成全省一流

孩子馬上要升高中了,一些家長詢問余杭區目前已建成的高中,教育質量如何?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書記馮定應代表自己的學校作了解答。

杭州市屬重點高中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于2018年9月啟用,首屆共招新生576名。它是杭州市面積最大的高中,擁有江南園林書院式的“高顏值”,還對標全國一流“科技高中”建設,體藝館、聲樂房、書畫室、網球場、AI人工智能實驗室等一應俱全。

師資力量更是過“硬”——首批教師均是從學軍學校本部招募、全國各地名師招聘及北大、清華等985高校畢業生中精選,他們全在學軍中學本部經過一年培養,才在2018年來到海創園學校任教的。如今,經過3年發展,學校3個年級186位老師中,特級、高級教師占到近1/3,清北人才有8位、博士4位。

“我們學校的管理、學科競賽、社團都是和學軍中學本部打通的。3年里,這些學生在省級以上的競賽中共取得了90多項獎項。”馮定應自豪地說,“我們計劃用5到10年成全省一流。”

此外,良渚中學和杭師大附屬未來科技城學校2020年的第一屆高一學生一年下來也取得優秀的成績,多名學生在省級競賽中取得一二三等獎等。

專家建言

余杭區提出“教育高品質發展奮進計劃”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行政區域調整后,余杭區教育局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了重新梳理,并規劃了未來教育藍圖,提出了“教育高品質發展奮進計劃”,教育專家們也紛紛為此建言獻策。

浙江省社科聯原副主席、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藍蔚青: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余杭應當充分發揮高新企業與高素質人才的集聚優勢,依托黨建引領和區域共建兩個抓手,加快構建學習型社會,為未來社區教育場景建設貢獻余杭經驗。

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李斌:“奮進計劃”主動回應民生關切,對余杭教育的發展藍圖做了佳晰謀劃。在后續規劃及實施上,應當強化目標導向,精準對標余杭城市定位,對標群眾需求,對標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明晰未來發展方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孔永國:余杭作為產業高地,人才高地,市民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要求更高。“奮進計劃”的制定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握好短期目標與長遠目標之間的關系,把握好教育質量整體提升與特色品牌創建之間的關系。

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朱永祥:余杭教育要結合實際,準確分析把握現狀,推動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提升余杭教育活力,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家庭的需要;要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在加大師資引培的同時強化新教師的跟崗培養,提升教師的發展后勁。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總經濟師朱李鳴:“奮進計劃”與未來科技城、云城等區塊的發展規劃高度契合,可以進一步引入域內高校、科研機構、高新企業的人才資源,助力學生創新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 余杭 學校 新建 教育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