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離不開監管部門積極引導。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多家銀行因貸后管理不盡職而吃到罰單。
作為信用貸款的薄弱環節,貸后管理是監管處罰的“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以來,監管部門共向銀行保險機構及涉事個人開出近300張罰單,其中銀行信貸業務占多數。從處罰案由來看,包括貸款違規流入樓市、貸款用途管控不力、“貸前、貸中、貸后三查”不盡責等。除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挪用貸款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案件也較為常見。
曾經一段時間內,金融實踐中存在“脫實向虛”“資金空轉”等亂象。為了追逐利益,大量本該配置到實體經濟中的金融資源,違規涌入房地產等領域,不僅造成了實體經濟“貧血”,更讓金融業本身積聚了風險,嚴重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經過多年整治,亂象得到遏制,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要始終保持監管定力。
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強資金規制,推動銀行信貸業務回歸本源,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今年2月份,央行和原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持續做好貸前貸后管理;4月份,原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貸款“三查”,不得向無實際經營的空殼企業發放經營用途貸款,強化對成立時間或受讓企業股權時間較短的借款主體資質審核,防止借款人利用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身份套取經營性貸款資金,加強貸后資金流向監測和用途真實性管理。這些政策將有效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牢固樹立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理念,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金融機構需要意識到,信貸資金流向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影響宏觀政策能否有效落地。要進一步加強信貸管理,追蹤、把控信貸資金流向。提升金融服務廣度,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科技手段,增強金融服務可觸達的企業、人群范圍,特別是小微企業、農村地區的廣大客群,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要將金融資金更多投向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點區域、重點產業,讓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確保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a>
- 中經評論:對會計審計違法要嚴監管零容忍 a>
- 研學游體驗可以更豐富 a>
- 鏟除電信網絡詐騙土壤 a>
- 田軒:完善金融服務激發汽車消費動能 a>
- 中泰證券:給予紫燕食品買入評級 a>
- 超級富豪“籠斗約架”夭折 扎克伯格:我不跟馬斯克玩了 a>
- 國盛證券:不宜對市場過度悲觀 a>
- 中信證券:近期降準的概率比較大 不排除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 a>
- 安泰科技:公司生產經營正常 未受到暴雨重大影響 a>
- 94股獲券商買入評級,良信股份目標漲幅達59.01% a>
- 停車場禁止特斯拉入內!機場回應:屬實,“員工的也不行”!原因是… a>
- 養老院90歲老太太因一口水餃窒息而亡。當工作人員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這個無依無靠的老太太竟然如此尊貴!”。 a>
- 中小銀行股權拍賣頻頻遇冷 a>
- 棕櫚油:產地因素仍偏中性 a>
- 「江浙滬獨生女」群體曝光:曬包曬車已不稀奇,這里的千金們在曬命… a>
- 安達科技:8月11日獲融資買入88.04萬元 a>
- 易方達等公司今日發行上證科創板成長ETF a>
- 重返可可西里 a>
- 用“新供給”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