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賽事經濟熱了
發布日期: 2023-08-11 10:53:14 來源: 經濟日報

成都大運會匯集了70余家贊助企業、80家特許企業、30余家捐贈企業,以賽為媒,全面推動“賽事+”發展。

成都大運會期間對境外人士實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業務,讓他們充分享受“買買買”的樂趣與便利。


(資料圖片)

游客在成都市錦江區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游玩購物。成都大運會為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成都大運會的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示了成都生態宜居公園城市的新面貌,助力成都與世界的交流聯系,提升成都國際化水平。

成都大運會期間,廣元、樂山、眉山等城市走進大運會,開展城市推介活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展示青山秀水、人文歷史、特色產品等。

外國運動員在成都寬窄巷子歷史文化街區游玩。大運會為成都帶來巨大的人氣和流量,拉動餐飲、購物、娛樂、旅游等消費,“賽事經濟”活力迸發。

以“蓉寶”為代表的成都大運會特許商品銷售火爆。體現中國風格、巴蜀特色、大運精神的文創產品也不斷創新與“上新”,深受人們喜愛。

隨著成都大運會的閉幕,體育產業、賽事經濟正成為引領消費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依托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成都體育產業和賽事經濟蓬勃發展。2022年,成都體育產業總產值達1005億元、增加值達385億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將建成世界賽事名城。

以大運會籌辦舉辦為契機,成都積極開展“愛成都·迎大運”“運動成都·悅動生活”“萬千商家齊參與”等主題體育消費促進活動,發放各類體育消費券和惠民運動券,促進體育消費持續穩步增長。2022年成都體育消費總規模為578.6億元,居民人均體育消費為2720.6元,成功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大運效應”得到釋放。成都搶抓大運機遇,堅持“謀賽”與“謀城”相結合,推進關聯產業發展,帶動運動休閑、文化旅游、時尚消費、商務會展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城市產業和消費升級。 (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影報道)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