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匯集了70余家贊助企業、80家特許企業、30余家捐贈企業,以賽為媒,全面推動“賽事+”發展。
成都大運會期間對境外人士實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業務,讓他們充分享受“買買買”的樂趣與便利。
(資料圖片)
游客在成都市錦江區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游玩購物。成都大運會為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成都大運會的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示了成都生態宜居公園城市的新面貌,助力成都與世界的交流聯系,提升成都國際化水平。
成都大運會期間,廣元、樂山、眉山等城市走進大運會,開展城市推介活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展示青山秀水、人文歷史、特色產品等。
外國運動員在成都寬窄巷子歷史文化街區游玩。大運會為成都帶來巨大的人氣和流量,拉動餐飲、購物、娛樂、旅游等消費,“賽事經濟”活力迸發。
以“蓉寶”為代表的成都大運會特許商品銷售火爆。體現中國風格、巴蜀特色、大運精神的文創產品也不斷創新與“上新”,深受人們喜愛。
隨著成都大運會的閉幕,體育產業、賽事經濟正成為引領消費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依托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成都體育產業和賽事經濟蓬勃發展。2022年,成都體育產業總產值達1005億元、增加值達385億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將建成世界賽事名城。
以大運會籌辦舉辦為契機,成都積極開展“愛成都·迎大運”“運動成都·悅動生活”“萬千商家齊參與”等主題體育消費促進活動,發放各類體育消費券和惠民運動券,促進體育消費持續穩步增長。2022年成都體育消費總規模為578.6億元,居民人均體育消費為2720.6元,成功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大運效應”得到釋放。成都搶抓大運機遇,堅持“謀賽”與“謀城”相結合,推進關聯產業發展,帶動運動休閑、文化旅游、時尚消費、商務會展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城市產業和消費升級。 (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影報道)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賽事經濟熱了 a>
- 經濟價值可達2000億 山東探明全國最大單體金礦床 a>
- 中國移動給出6G商用時間 中國工程院士“潑冷水” a>
- “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打卡式觀展”引爭議 a>
- 河北洪澇災害波及388.86萬人,直接經濟損失958.11億元 a>
- 正和生態:截止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東人數15247名 a>
- CPU開銷驟降95%!Edge團隊宣布改進網頁Office應用 a>
- 力諾特玻:藥包業務目前未受反腐影響 a>
- 今日最新苯乙烯期貨價格行情查詢(2023年8月11日) a>
- 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座談會召開 a>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整形科怎么樣 人氣醫生名單分享 a>
- 奇瑞探索系列首款車型,全民四驅精致悅野SUV探索06全球預售開啟 a>
- 農業板塊震蕩走低 神農科技跌超5% a>
- 央行廣州分行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資金“電子圍網”建設 a>
- 機器人板塊震蕩走高 新時達漲停 a>
- 北向資金凈賣出超50億元 a>
- 近視防控騙局:新躥紅的醫療神器,醫院售價三四千,山寨貨十幾元就能買,臨床數據卻羞于啟齒 a>
- 中南建設(000961):8月11日技術指標出現觀望信號-“黑三兵” a>
- 已資不抵債!恒大地產揭“家底”:去年凈虧527億元 總負債1.8萬億元 a>
- 前7月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13億元 同比增長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