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8月1日電(記者 項菁)今年上半年,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制造大市”浙江紹興同期增長了9.7%,超過全國平均5.9個百分點。
長期倚重傳統產業、素有“酒缸、醬缸、染缸”之稱的紹興,上半年如何跑出工業經濟運行“上揚線”?
多年來,紹興培育了紡織、化工、電機、軸承、黃酒、珍珠等特色產業,塊狀經濟優勢明顯。不過改革開放以后,以傳統產業為主體、縣域經濟為主導的紹興工業發展模式在全國較早遇到了“成長的煩惱”,進入到轉型升級的“陣痛期”。
(資料圖)
2003年,“八八戰略”提出“發揮浙江的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為紹興工業經濟發展打破“天花板”指明了方向。
此后,紹興推進工業領域“跨域整合”“全域治理”等舉措,比如通過企業組團、兼并重組、征收退出等分類施策,讓越城區印染、化工企業整體搬遷至柯橋區、上虞區。如今,五大印染組團均已投產、18個大型化工項目全部開工,印染化工新增產值近1000億元,騰退用地1萬余畝。
突破“天花板”,換來了發展“新空間”。當地積極打造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等四大浙江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有效扭轉了原先傳統產業格局,正實現著從“三缸”(酒缸、醬缸、染缸)到“三片”(芯片、藥片、布片)的轉型。目前,上述四大平臺工業總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
“騰籠換鳥”之時,紹興也探索“數實融合”,邁向“鳳凰涅槃”之路。
尤其是2023年,浙江全省在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基礎上錨定“新坐標”: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紹興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印染“產業大腦”一影。陳煒 供圖
在“國際紡織之都”紹興柯橋,印染“產業大腦”打通了百余家印染企業的紡織貿易數據,使企業走出各自的“信息孤島”,實現產業上中下游協同;在“中國軸承之鄉”紹興新昌,接入千余家企業的軸承“產業大腦”實時分析產業景氣指數、研判產業形勢,為企業生產、銷售全過程提供精準服務……
記者了解到,憑借塊狀產業特色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基礎,紹興整合細分行業數據資源,集成開發智能模型和算法工具,通過“算力換人力”,賦能制造企業和產業集群數字化發展。
以電機“產業大腦”為例,作為浙江省首個上線的“產業大腦”,目前已輻射全國29個省市區、20個上下游產業,服務中小企業4000余家,整體提升電機行業企業生產效率50%以上,降低生產運營成本25%以上。
“當前,數字技術已成為最大的變量?!苯B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施惠芳日前公開表示,紹興將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4151”計劃,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比如推進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動,推廣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學樣仿樣”,爭創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區,為制造業發展插上“數字翅膀”。
不只是“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助陣,助企服務也持續“加碼”。
譬如紹興每年安排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3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全年常態即時兌現”“先預兌后結算”等模式,并在浙江省率先實現涉企資金財政直兌,2022年兌現惠企資金40.3億元,2023年上半年已兌現14.6億元。(完)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經濟觀察:工業上揚9.7%,制造大市打破轉型“天花板” a>
- 國家發改委:支持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 a>
- 首期印尼工業化職業培訓在蘇州開班 a>
- 浙江榮泰上市募10.7億首日漲113% 3年收現比最高0.71 a>
- 暑運過半 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4.06億人次 a>
- 山東多家企業入圍!2022年度中國輕工行業“造紙十強”“造紙機械十強”企業榜單公布 a>
- 中國建筑承建的杭州蕭山機場國際貨站正式投運 a>
- 科技點亮大運之光,智慧賦能蓉城發展 a>
- 河北涿州:全力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 a>
- 理想汽車官微消息,截至7月30日,理想汽車本月銷量已達3.25萬輛,再創新高 a>
- 包羊肉餃子放什么菜好吃呢? a>
- 兩部門緊急預撥1.1億元資金 支持京津冀地區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a>
- 海河流域1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京津冀已啟用6個蓄滯洪區 a>
- 福能股份:福建省仙游木蘭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獲得核準 a>
- 匯豐保險經紀獲批基金銷售業務資格 a>
- 東方甄選抖音號重新開播!停播6天,股價大漲超20% a>
- 說古論今|書香里的“尋根”之旅 a>
- 合資新能源最大“黑馬”!別克純電家族7月交付8692 a>
- 歐洲央行管委Stournaras:央行使經濟實現軟著陸且降低了通脹 a>
- 民無信不立 關于民無信不立介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