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建高地抓協同添活力強支撐 河北聚力創新出實招
發布日期: 2023-06-09 10:52:56 來源: 河北新聞網

建高地 抓協同 添活力 強支撐

河北聚力創新出實招

今年以來,省科技廳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錨定引領河北產業結構戰略性轉變的目標定位,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科技需求,強化項目、平臺、人才等要素精準配置,深化服務企業、服務產業、服務地方,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多點開花”。


(資料圖片)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廳將繼續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系列科技需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服務、緊抓落實,加速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發展模式。

近日,河北領冠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員工在檢測半導體壓力傳感器配件。 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建高地,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3月16日,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臨時辦公園區光電子農業實驗室,蔬菜在LED燈光照射下靜靜生長。

一支平均年齡31歲的科研團隊,為蔬菜生長開出科學的光配方,以提升產量和品質。

研究員張偉是團隊成員之一。

2022年初,張偉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辭職回到家鄉,開啟雄安追夢之旅。“學成返鄉是責任的召喚。更重要的是,家鄉一系列喜人變化和良好科研環境,讓我相信在雄安大有可為。”他說。

2021年5月,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成立。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雙輪驅動下,研究院建立了通信光子集成芯片等一批實驗室團隊,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及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十余項。院長祝寧華是新區首位院士,研究院各類科研人才達120人。

新區之新,要義在創新。

讓創新的旗幟高高飄揚,近年來,河北省積極推動首批4所疏解高校建立協同創新聯盟,推進空天信息產業和衛星互聯網發展,正式啟動“百千萬人才進雄安”行動……

未來之城拔節生長,振奮人心,催人奮進。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廳將繼續堅持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把科技創新作為雄安新區高質量建設和發展的根本。

推動空天信息產業和衛星互聯網創新發展。支持星網數科開展衛星互聯網異構數據處理、數據安全防護技術攻關。共同搭建智慧港口等應用場景。依托星網數科建設省級衛星互聯網重點實驗室、中電信數城公司建設省級智能交通技術創新中心。

支持首批4所疏解高校協同創新。加快推進北京科技大學鋼鐵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在雄安新區和各市落地。鼓勵4校專家團隊加入河北省科技特派團隊伍,服務各地產業發展。

“總而言之,就是要主動作為、積極謀劃,通過集成政策、統籌資源、突出重點、精準發力等一系列舉措,持續加大對新區科技研發、人才引進、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服務力度。”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抓協同,吸引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一季度,全省京津轉入單位946家,其中法人單位635家、產業活動單位311家。

“這從側面反映出河北省正加快產業轉移承接步伐,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歷史機遇,全面帶動產業升級和軟實力提升。積極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

成績從哪里來?該負責人表示,找準定位,深耕細作,讓創新資源與成果轉化在產業互動中得到精準對接。

保定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了!4月28日,參加開園儀式的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格外激動。

“這是保定市第一個以數字經濟命名的產業園區,將打造數字經濟創業創新高地,加速保定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建設。”張曙光說。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棋盤上的關鍵一招。借力京津優勢,河北持續做大做強科技創新平臺。

加快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建設。省科技廳到京津對接學習,在跨省域組建氫能創新聯合體等方面達成共識,三地相繼簽署技術交易數據、科技信息平臺、基礎研究等合作協議。

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領域的3家產業集群獲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

按需布局省級創新平臺。培育打造合作共建科技平臺示范基地,新建院士合作重點單位。目前,河北省鋼鐵實驗室已啟動籌建,引進了8位院士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帶頭人。

“河北在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潛力很大。”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共同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網,實現三地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通共享,共同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熟化平臺,為科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服務;共同開展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培養,聯合舉辦技術經紀人培訓班,今年培養河北省技術經紀人300名以上;共同支持技術轉移機構,鼓勵技術轉移機構跨三地設立技術分支機構;共同舉辦科技成果路演對接活動,全年吸引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以上。

添活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活躍全省經濟的新動能。

圍繞破解企業發展的瓶頸制約,今年以來,河北省以精準服務為核心,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啟動新一輪科技企業培育評價工作。河北省加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上市融資支持力度,組織產業鏈重點企業服務活動,加快科技企業梯度成長。

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等普惠性政策。首批培育26家專業化服務機構,正式上線運行“智慧河北加計扣除”服務平臺,助力企業將研發費用歸集工作量由10個工作日降低至1個工作日。

深入推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制度。對266個入企特派團強化跟蹤服務,目前完成成果轉化144項,簽訂技術合同233份,總金額達2.4億元。

接下來,省科技廳將繼續實施科技企業服務行動,完善科技創新資源庫建設,強化精準匹配對接,打造一批科技服務示范樣板。持續抓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后補助等政策落實,大力培育專業化科技服務機構,推廣用好“智慧河北加計扣除”平臺。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升高”工程,年內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0家,力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000家。

強支撐,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科技創新離不開項目支撐。

5月12日,在石家莊國際生物醫藥園華普CpG疫苗佐劑基地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設備調試作業,生產廠房新裝好的玻璃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耀眼。

“8月底就能投產,將加快打造全球領先、國內最大的CpG佐劑生產基地。”華普生物技術(河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立公信心滿滿。

今年以來,河北省扎實推進高新區項目建設,優化省市縣三級包聯制度,對66個省級重點項目“一對一”跟蹤服務,實施月排名、月通報、月調度,同時,啟動金融顧問試點工作,建立首批金融顧問清單和金融合作機構庫,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深化全省高新區科技招商工作,舉辦“瞪羚獨角獸企業投資進高區”活動,首批8家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工作的高新區被評為試點單位。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高新區“跑”出加速度。

1-4月,全省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6981.1億元、同比增長11.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36.3億元、同比增長10%,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5.7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5%。

“堅持不懈優化營商環境,我們將著力推動高新區抓投資上項目,實施科技園區提檔升級行動,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新區擴區、調區,推廣高新區試點企業創新積分制,年底實現省級以上高新區金融顧問全覆蓋。同時,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集群,實施千億產業科技招商行動。”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預計全年全省高新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

科技創新離不開平臺支撐。省科技廳還將大力推動國家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創新中心早日獲批運行,指導中鋼邢機、燕山大學等單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機遇,全力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在新型能源、現代交通、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領域,謀劃布局2-3家省實驗室、3-5家高能級技術創新中心和2家合作共建科技平臺示范基地。穩步推進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減量提質,年底前整合形成40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

關鍵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