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3月13日電 題:探訪災后河南麥田春管:苗情樂觀 防災穩產發力
記者 劉鵬
“這些苗分蘗均勻,次生根發育已明顯達到一類壯苗標準,真沒想到能長這么好!”在河南省衛輝市上樂村鎮凡店村的麥田里,劉廣亮俯身拔起一株麥苗,喜滋滋地對記者說。
2021年7月下旬,受特大暴雨侵襲,中國小麥主產區河南省麥播普遍推遲,特別是豫北蓄滯洪區衛輝、浚縣、滑縣等地,受災嚴重。
作為衛輝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每天一早從縣城出發輾轉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指導,是劉廣亮工作的常態,“全市逾50萬畝晚播小麥需精心照料”。
劉廣亮說,由于是蓄滯洪區,衛輝市當時被淹的農田放眼望去像大海一樣,任誰也沒想到麥子不僅種下了,長勢還這么好。目前,劉廣亮和全市70名農技人員對342個行政村實行“一對五”服務,全方位指導農戶因苗施策,目標就是促晚播小麥轉壯,為保產穩產打基礎。
“墑情足且氣候適宜,加上精細管理,目前全市整體苗情樂觀,一類苗面積提升,這是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持續向好的麥苗長勢給劉廣亮帶來了信心,“預計到3月下旬拔節期就能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從目前苗情看,小麥保產穩產沒有問題。”
同樣信心十足的,還有凡店村種糧大戶王現柱。站在廣闊的麥田里,他說,從半年前田間看海,到現在滿目青綠,感覺距離豐收越來越近了。“現在最開心的事兒就是下地看我的63畝麥子,今年夏收產量肯定不會低于正常年份!”
從絕望到希望,背后是精細化的科技指導及精準化的田間管理。
針對晚播小麥弱苗突出情況,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專門印發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意見,并編印10萬份技術掛圖發放到鄉村,同時組織18個小麥專家指導組下鄉指導。
地處豫北的延津縣盛產優質小麥,有“中國第一麥”之稱,全縣小麥常年播種面積約100萬畝。記者走訪該縣大柳樹村的一處小麥育種基地,水肥藥一體化自走式設備正在給麥田澆水。基地負責人張相博說,“麥子豐不豐收,和管理有很大關系。”在他看來,當田間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定能給豐收帶來更大保障。
大柳樹村的另一頭,村民老李利用給小麥施肥的間隙時不時抬頭遠眺:“長得真不賴,每畝600公斤保住啦!”看著生機盎然的綠苗,他臉上掛著笑。
“河南因雨導致的小麥晚播時間是幾十年少見的,但可喜的是,苗情好于預期。”河南農業大學研究員、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晨陽認為,河南晚播小麥苗情轉化較快的主要原因除氣候、墑情等因素外,更得益于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如從播種到春管,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分別派遣小麥督導組分區域進行督導,并組織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積極協調農資供應等。
作為小麥常年種植面積占據全國四分之一的省份,河南不但有著“中原糧倉”的美譽,更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宋虎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2021年河南麥播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與常年總體持平。其中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達到1628萬畝,較上年增加了95萬畝。
宋虎振表示,雖然當前河南小麥苗情好于預期,但后期仍需加強技術指導,緊抓管理,才能確保夏糧豐產豐收。(完)
關鍵詞: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