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可愛的小機器人上崗“身份識別官”,多體征感知設備升級并具備7項功能,場館周邊涉奧小區安裝智慧門禁,年味兒十足的城市景觀齊齊亮相……面對閉環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北京為做到場館外圍保障萬無一失,“人防+物防+技防”全要素織就硬核防疫屏障,確保首都安全、冬奧安全、群眾安全。
筑牢屏障
在京西,四環輔路、玉淵潭南路、西翠路、復興路圍攏的華熙Live·五棵松,是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每年舉辦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活動數百場,吸引觀眾數百萬,是北京娛樂新地標和籃球熱門地。而作為其有機組成部分的五棵松體育中心,在2月3日迎來了中國女子冰球隊的首場比賽。
疫情防控一直被視為冬奧會服務保障的重中之重。在居民小區環繞、人流密集的商圈中實現徹底的閉環設置非常不容易,在比賽場館內部將環內選手和環外觀眾徹底隔離開亦是更難。面對多點散發的疫情,冬奧防疫與城市防疫的一體推進,更給外圍保障團隊增加了不小的難度。為了完善優化保障方案,他們一遍遍地演練復盤,一遍遍地推倒重來。
“保證人員不交叉、路線不重疊,需要落好、落細、落實各項工作?!北本?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海淀區運行保障指揮部五棵松體育中心外圍保障組副組長、萬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聶俊杰告訴記者,前期街道結合場館一公里保障范圍,設置了賽事保障區和華熙商業區物理隔離,備足隔離場所和公共衛生力量,定時對外圍區域消毒,確保涉奧人員同社會人員完全分離。
在五棵松冬奧場館外圍保障中,工作人員聚焦對接聯動,按照“屬地保外圍、外圍保重心、重心保場館”的思路,對場館周邊重要保障區實施保障人員實名制落位布圖,形成了《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外圍保障方案》,是全市冬奧外圍保障方案樣板。
同時,他們以“戰時”狀態精準查漏補缺強化對重點行業、人群的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街道內27個社區和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同時增設臨時核酸檢測點,同步推進工作、同心攜手抗疫。
科技賦能
對正努力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來說,一大批高新科技集中亮相,也成為冬奧保障的好幫手。隨著場館周邊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上崗,人防、物防、技防巧妙地融為一體。
在五棵松體育中心觀眾入口處,12臺呆萌的安全服務機器人提供無接觸式服務。這些機器人是“身份識別官”,觀眾通過人臉識別、檢票驗碼、識別身份證、醫保卡等任一方式提供身份信息后,即可在1秒鐘內完成身份驗證、智能測溫、健康碼查詢、疫苗接種情況查詢等8項流程,實現安全、便捷、快速通行。
場館外圍,4臺智能服務機器人為觀眾提供信息指引、互動答疑、全流程冬奧講解等服務。場館外圍廣場上,增設了2臺全息凝視攝像機和3臺可變焦攝像頭,實現對廣場的全方位高清監控,大幅提升了應急指揮動態掌控能力。
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周邊一公里范圍內所有涉奧小區都完成了智慧門禁等平安智慧項目建設,提升了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聶俊杰表示:“我們要讓觀眾感受到外圍保障中萬壽路的溫度、海淀區的高品質、大北京辦冬奧的魅力。”
在中關村南大街,首都體育館場館內的防疫高科技同樣引人關注。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醫療和防疫副主任趙成芳告訴記者,首都體育館場館群注冊分區、運行分區和防疫分區聯動,閉環內外聯動,場館和屬地聯動,全力做到“分區不重疊、流線不交叉、界面嚴管控、人員不跨區”,將疫情防控嵌入賽事活動相關各個單元。
場館內采用的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技術和大規模監測的智能測溫儀,更成為防疫“殺手锏”。
扮靚街景
冬奧會開幕正值春節假期,年味兒十足的冬奧城市景觀已經正式亮相。
在復興路與西翠路交叉路口西北角,一座以拼搏的冰球運動員為主題的地景雕塑拔地而起,吸引路人拍照留影。這座雕塑由2萬多塊舊木塊組成,是國內單體體量最大的利用園林廢棄物等材料拼接而成的冬奧雕塑景觀,展現了冰球運動員努力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
五棵松場館周邊道路及南廣場防疫帳篷、票檢帳篷、現場指揮部、應急指揮室早早掛上了中國結、紅燈籠、燈帶,鋪設紅地毯,營造“雙奧之城”文明、祥和、熱烈的中國文化氛圍。僅在海淀區,就圍繞田村山、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中關村廣場等區域共19處點位開展景觀布置,打造群眾身邊的冬奧節日氛圍。
升級的不只是節慶的“彩妝”,更有實打實的“顏值”。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海淀區運行保障指揮部首都體育館場館群外圍保障組副組長、北下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凌志告訴記者,他們圍繞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開展環境建設項目,實施南長河環境提升工程和五塔寺路改造工程。
通過平整場地、鋪裝園道、完善慢行系統,場館周邊實現了路、水、綠三線融合;通過架設橋梁,串聯南北兩個場館,實現南長河首體段730米河道全線雙側慢行系統貫通;而綠化補植、拓寬步道、電力設施改移、冬奧元素裝飾等環境提升手段,更讓五塔寺路從曾經破舊不堪、污水橫流的背街小巷搖身一變成為景致宜人、親水親綠的冬奧元素景觀路。
如今,一些場館周邊栽植的臘梅、紅梅、美人梅、杏梅已到花期。梅花表現了中華民族不怕困難、堅韌不拔、堅強獨立的高貴品格。這一抹沁人心脾的梅香,將伴隨賽場上冬奧之花最美綻放。(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