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青海政協委員:以環保為目標打造中國堿都
發布日期: 2022-01-21 06:08:1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1月20日電(祁增蓓)“青海省堿業生產集中在海西州,產量大,占到全國的16%左右,且資源豐富,但是想要打造中國堿都,蒸氨鈣液的排放是很大瓶頸問題。”20日,正在進行的青海“兩會”上,青海省政協委員、海西州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唐瑞蓉建言,要打造中國堿都,應進一步擴大純堿產能,提高純堿生產力,減少排放;同時將相應的產業鏈在德令哈延伸,希望青海省科技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和工信廳等部門能共同助力青海純堿產業的發展。

純堿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地運用在建材、輕工、化工、冶金、陶瓷等領域,是工業基礎原材料。據國家統計公布的2020年數據顯示:全國純堿產量為2812.4萬噸,青海的純堿產量為413.8萬噸,純堿總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唐瑞蓉介紹,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擁有兩個年產超百萬噸的堿廠,分別年產140萬噸、150萬噸,占青海省純堿產能的63.75%,占全國總產量9.38%,純堿工業作為青海省的重要工業,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純堿的生產是一個高耗水的過程,目前,德令哈兩個堿廠的年排放蒸氯鈣液2900萬立方米左右,雖然兩個堿廠分別采取了不同工藝以期增加水循環利用,努力達到環保排放要求,但僅將廢液轉化為固廢,綜合利用價值不高,衍生產品無銷路。”唐瑞蓉說。

“以科技為支撐,以環保為目標,圍繞青海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針對德令哈市產業升級發展需求,打造成中國堿都。”唐瑞蓉建議,加大對德令哈純堿工業延伸產業的布局力度,提升本地消納能力,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青海純堿工業,打造中國堿都奠定基礎。

此外,鹽化工企業的尾礦和副產品作為可利用資源,在后續產品和新產品的開發、總利用、延伸產業鏈方面未實現新的突破,未形成資源的均衡和循環利用。

唐瑞蓉告訴記者:“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應推動科技創新要素在德令哈有效聚集,研究鹽堿水治理解決方法,建議海西建設以研究改善鹽堿土地和鹽堿水綜合利用為目標的創新研究中心。”(完)

關鍵詞: 中國 青海 工業 德令哈 純堿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