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1)》認為,“十四五”期間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應重點做好產業結構調整、能源供給側改革、綠色技術創新等方面工作,以引領中國經濟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該報告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
報告建議,加快調整產業結構,逐步降低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放產業和高含碳產業占經濟的比重。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重點發展高質量制造業、綠色低碳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不斷提高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控制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偏向上游的高耗能工業部門的產能和產量,推動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大力引進國際上先進的低碳、零碳技術,降低設備能耗,提升終端用能部門的電氣化率,推動各類工業制造的綠色節能改造和低碳轉型。
加快能源供給側改革,構建低碳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控制化石能源總量,尤其是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大幅降低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比重,提高清潔、零碳或低碳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比重。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提高光伏、風力發電、生物質能源和核電的比例,加快電力部門脫碳,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進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明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宣布停止燃油車銷售的時間表,繼續保持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支持力度,大規模進行充電樁等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和部署,引導生產生活方式低碳轉型。在建筑、制造和生活消費領域加大節能力度,著力提高利用效能。
報告提出,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抓緊部署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加快光伏風力發電、生物質能源和核電等相關材料技術、氫燃料技術、儲能技術、微電網技術等領域的研發突破和商業推廣,提高轉化效率。著手布局和推進關鍵零碳和負碳技術發展,重點關注發電、工業、交通等相關領域零碳和負碳技術的創新發展,爭取從產業鏈和技術上走在世界前列。推動并加速碳匯規模化建設,增強碳吸收能力,為碳中和提供能力支撐。
報告認為,應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土地、政府采購等政策,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堅持用碳中和理念來規劃設計城鄉建設和運營。培育和發展碳市場,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讓碳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的剛性約束,將有限的碳資源向高效率部門和地區配置。(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