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產城融合打造武漢副中心
發布日期: 2021-12-13 10:32:07 來源: 經濟日報

武漢經開區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如今它又多了一張新名片——武漢副中心。2021年,武漢實施“一主四副”發展戰略,按照100萬人至200萬人的城市標準,做強車谷等四大“副城”。武漢經開區由此打開新的眼界和格局。

初冬時節,行走于此,一派生機盎然,特色園區、學校醫院、商業樓宇拔地而起。一個宜居宜業的現代新城,正在武漢西南角“拔節生長”。

1991年,為承接中法合資神龍汽車項目,武漢經開區在沌口一片黃土崗上動工興建。從“一輛車”到“一座城”,武漢經開區已集聚八大整車企業、三大家電企業,年產整車百萬輛、電器超2000萬套。

“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再漂亮也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轉。”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開區工委書記劉子清表示,該區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引領,把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轉化為推動車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

經濟總量突破1650億元,占比超過武漢市的十分之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全市第一,這是武漢經開區30年積累的豐厚“家底”。但同時,這里也遭遇“成長的煩惱”:歷經4次空間擴展,區域發展不均衡,后發的軍山和漢南片區,公共服務資源配套水平亟待提升……

為此,武漢經開區將經開新區·軍山新城定位為“產城融合示范區”,高水平編制經開區產城融合發展規劃,強教育、辦醫院、塑文化、護生態,全力補齊城市功能,讓車谷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記者走進經開新區·軍山新城,處處可見繁忙的建設場景。東風悅享、東風領航、優勢科技等多家高科技企業在此落戶,主干道經開大道沿線,路特斯科技全球總部、哈工大機器人華中總部等20多個總部項目開工建設;武漢大學“新兩院”、武漢理工大學“三院”、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科創平臺陸續入駐,一條科創總部大道雛形初現。

“一手抓高質量發展,一手抓高品質生活。”軍山新城負責人王洋告訴記者,軍山新城自啟動建設就確立了綠色、宜居的發展理念。100平方公里規劃面積內,三分之二是生態綠地,其余三分之一布局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補齊公共服務短板。

目前,軍山新城正加緊完善政務、商務功能,建設區域政務服務中心、國際會議中心、規劃展示中心等。到2030年,力爭基本形成集聚30萬人口的產業圈、生活圈、文體圈、公共活動圈,成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新區、新城。

面向“十四五”,武漢經開區正圍繞汽車、新能源與新材料為核心的“3+N”現代產業體系謀篇布局。目前,全區已規劃重大項目403個,總投資額約1.2萬億元。力爭5年內汽車產業達到6000億元規模,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數字經濟3個千億元產業,在湖北全省培育萬億元產業集群中當先鋒、打頭陣。(經濟日報記者 柳 潔 董慶森)

關鍵詞: 產業 規劃 武漢 經濟 新城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