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一些上市公司出現了“去地產化”現象,順鑫農業、海南椰島、中天金融、廈門鎢業等10余家企業公告擬轉讓房地產相關業務或整體剝離房地產業務。
梳理發現,這其中不少公司雖涉足房地產業務,但本身主業并非房地產,而是分屬于農業、酒類、金屬材料、智能終端制造等行業。
過去有段時間,我國房地產市場過熱,大量資本涌入,一批上市公司也通過參股、并購重組或設立地產子公司等方式“跑步”進入。如今,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市場回歸理性。潮水退去,不少企業驀然發現,當初跟風投資并未轉化成持續盈利能力,反而對公司整體營收造成拖累,于是決定剝離房地產業務,進一步專注主業。
在當前整個地產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期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及時退出房地產副業,重新聚焦主業,不失為回歸初心的明智之舉,有利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優化資產結構、支持主營業務發展。
事實上,該聚焦主業的,或許還不只是上述企業。近年來,我國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市場風口一波接一波,既考驗著上市公司的眼力,也考驗著上市公司的定力。有的上市公司原有主營業務增長乏力,迫切謀求產業結構調整,在深謀遠慮、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瞄準時機更換賽道,成功實現戰略轉型。但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熱衷于追求短期效益,哪個行業熱,資金就往哪里投,產業就往哪里布局,頻繁更換業務,公司經營中充斥著“賭一把”的浮躁和不理性。
雖然說上市公司有多元發展的自主選擇權,只要合法合規,跨界熱門賽道無可厚非,但跨界經營并不簡單,往往意味著要面對一個全新領域,在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均存在著諸多未知。如果未經審慎決策,只為追逐熱點、概念而跨,不僅對企業長遠發展無益,還可能陷入經營風險,稍有不慎機會就變成陷阱。近年來,因多元化發展步子邁得太快、太大而導致業績下滑甚至破產的案例并不少見。
從市場價值發現的邏輯來看,主業突出、產品過硬、核心競爭力強的上市公司始終是投資者青睞的對象。現實中,任憑市場風云變幻,我自心無旁騖做主業、腳踏實地謀發展,以堅實業績支撐股價上漲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比如寧德時代,多年來一心扎根動力電池研發,即便歷經新能源市場低谷期,也不慌不忙穩扎穩打,如今其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已是全球領先,公司股價也一路上揚。可見,一家公司想要走得長遠,并沒有捷徑可走,在主業上不斷深耕細作、久久為功才是王道。
近年來,隨著監管部門大力遏制“跟風式”和盲目跨界重組,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一些上市公司逐漸認識到盲目跨界的不可取,主動選擇“瘦身健體”,聚焦主業,深挖潛力,真正憑競爭力吃飯。這波“去地產副業”風潮,正是上市公司調整心態、褪去浮華、回歸本業的體現。(李華林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