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能源轉型如何做到“先立后破”?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劉文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日前閉幕,但各界對于氣候話題的關注仍然熱切。近年來,氣候變化給世界經濟和人類生存帶來了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推進能源革命和消費革命已成為一場不可阻擋的大勢。對中國來說,能源轉型之路該怎么走?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共同主辦的“2021綠色能源轉型國際研討會”近日舉行,30多位中外專家共同探討能源轉型的新思路。
近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取得了積極成效,碳強度持續大幅度下降,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4%,超額完成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的目標,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5.9%,煤炭占比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8%,對煤炭消費的依賴持續下降。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因為煤炭消費總量下降,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城市PM2.5的濃度下降50%左右,二氧化硫濃度下降更為明顯,重污染天數顯著下降,中國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此外,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也大幅下降,中國超額完成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的目標。
當前,應如何把握控煤減污降碳的方式和節奏?
“盡管退煤有共識,但不能一刀切,需考慮具體情況。”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毅稱。
王金南也強調,要通過空間統籌的方式來控煤減污降碳,重點關注排放“雙高”(高污染、高耗能)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與二氧化碳排放在空間上均表現出集聚效應,主要分布在省會等大中城市以及重點城市群。此外,當務之急是研究制定二氧化碳乃至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控制方案,并在重點地區和行業做研究試點。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杜祥琬認為,減污降碳的根本之道在于源頭治理,必須節能提效。節能最大的潛力在于產業結構調整,要遏制“雙高”項目,改變產業偏重,可顯著減少工業用煤;同時技術進步也會帶來顯著的節能效果。
能源轉型是一項長期工程,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過渡和更替需要漫長時間。在此期間,中國應如何保障能源系統穩定運行的同時,順利完成轉型?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要堅持系統觀念,先立后破、立穩腳跟、破其糟粕。”中國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說。
何謂“先立后破”?吳吟表示,能否減煤,取決于非化石能源能否替代煤、能替代多少煤、能有多快速度替代煤。當前,中國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得還不夠快、不夠充分,還不能滿足能源消費增量的需求。因此,在能源轉型初期,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一方面要研發煤炭減碳利用,另一方面要又好又快地發展可再生能源特別是生物質能源。
在杜祥琬看來,要大力推進能源的清潔化、低碳化,優化能源結構。具體來說,在終端能源中,提高電力消費的比例;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同時發展儲能技術和靈活性資源,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清潔電力為主的能源互聯網。(完)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