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需過度擔憂部分消費品漲價
四季度以來,已有多家A股上市消費龍頭公司宣布產品調價。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份制造業PMI指數中,生產資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也雙雙走高。疊加海外通脹壓力不斷增大,引發一些擔憂。有觀點認為上游生產資料價格將向下游終端消費品傳導,并引發通脹。
工業上下游價格傳導至少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面對能源與工業原材料價格漲價,具有市場壟斷地位或者有市場溢價能力的制造業企業,通過提價,將部分生產投入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另一種是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一些中下游制造業企業短期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經營陷入持續虧損狀況,可能減少接單和庫存,導致工業部門總產出放緩,部分產品生產萎縮,可能推升相關終端消費品價格,或者出現一定供應緊張的情況。
但是,一方面,具有充分市場定價能力企業并不占多數;另一方面,從近期供應產出和消費指標看,國內生產端恢復遠快于消費需求端,并沒有出現大面積消費品生產下滑的情況。
從目前價格走勢、疫苗推廣、國內工業基礎等方面看,需要對上下游通脹傳導保持警惕,積極采取措施應對,但也無需過度擔憂。
首先,全球供給瓶頸有望逐步緩解。治理目前通脹壓力的關鍵還是要在供給端與市場預期方面著力,千方百計降低供給瓶頸,暢通物流運輸,推動生產與供應增加,避免供需失衡。從趨勢看,全球疫苗接種持續推廣,疫情對生產供應的制約趨緩,供應鏈中斷問題緩解,生產、物流逐步恢復,促進供需趨向平衡,有望帶動物價回歸常態。
其次,國內工業生產能力強。從主要經濟體工業產能利用率看,全球供給緊張并非產能不夠用,而是由于防疫措施或關鍵零部件短缺等因素導致全球工業產能利用率不足。這意味著,隨著供給瓶頸逐步打通,全球供給將明顯恢復。就國內而言,我國作為世界工廠,工業體系完整,生產與供應鏈完備,工業生產能力強,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紓困、托底政策支持,終端消費品供給有充足的保障。
再次,大宗商品價格趨勢已在改變。目前,能源、大宗商品價格早已超出多數中下游制造業成本吸收能力,削弱了全球經濟復蘇動能。本輪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走強,除了供需結構失衡外,歐美等經濟體實施空前規模的刺激政策是重要推手。隨著全球疫情對經濟影響趨緩,就業和內需保持擴張,通脹壓力上升,美聯儲等央行逐步擺脫非常規政策基本達成共識,大宗商品市場投機將趨于謹慎。
最后,食品價格有望保持平穩。從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結構看,食品價格起到“壓艙石”作用,而食品中豬肉與蔬菜價格波動相對大。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糧食生產連年增產豐收,生豬產能基本恢復至正常年份水平;蔬菜方面,國內反季節種植、冷鏈物流等方面技術不斷完善,并在應對異常天氣干擾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經驗,國家儲備調節保持靈活等,國內主要食品供應有望保持穩定。
此外,還要通過打擊囤積居奇、惡意炒作等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有效引導消費者與企業形成穩定預期,穩定物價。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 周茂華)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