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啟幕的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河南博物院的數字考古盲盒亮相,以數字化形式模擬考古現場。據悉,這款盲盒國慶假期7天即吸引3000萬用戶“在線考古”。
去年12月起,河南博物院開發的考古盲盒就成為拼手速才能搶到的爆款。開盒后,由迷你版洛陽鏟探孔定位,青銅虎符、武則天金簡等“迷你版”文物都可能在玩家手中“出土”。據河南博物院披露,過去10個月,考古盲盒的銷量約36萬個,銷售額超3000萬元。此外,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等多家文博機構今年也推出了考古盲盒并同樣熱銷。
“考古+盲盒”,古老與新潮的交融吸引了新一代消費者的眼球,使其紛紛加入“挖土”陣營。事實上,考古盲盒消費成風潮,不僅因為能“挖寶”、有驚喜,背后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首先,從消費時機和動機講,近年來,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公眾對我國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更加強烈的認同感,對以探索過往歷史文化為己任的考古學興趣日漸濃厚。考古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加上文博綜藝節目熱播,喚醒了不少人心中的“考古夢”,這也讓考古文博相關消費有了更多發展契機。將考古挖掘的神秘感代入流行的盲盒,玩家不僅可以“挖寶”,還能通過搜集隱藏文物了解專業知識。可以說,考古盲盒是講述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考古盲盒熱銷,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經濟價值。
其次,從消費品特質看,考古盲盒的最大特色是沉浸式體驗感和代入感。“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挖到什么都是你的”,玩家戴上手套即可化身考古學家,拿起考古手鏟從迷你版的探方內發掘“歷史遺存”,深度還原考古挖掘過程,帶給考古愛好者及盲盒玩家沉浸式體驗。還有消費者稱,“除了滿足探秘欲望,開盲盒耐心挖土的過程也很解壓”。這種鮮明的體驗感讓考古盲盒迅速“出圈”,受到追捧。
此外,從消費群體看,“95后”“00后”等新生代正逐步成為文化消費主力軍。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顯示,文創消費年輕化趨勢明顯,1990年后出生的消費者占比超53%,其中“95后”占比達30%。“Z世代”注重精神消費,愿意為興趣埋單,更注重文博文創產品的體驗感與個性化。因而,兼具文化屬性、創新性、探索性的考古盲盒甫一推出,就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為其帶來“傳統+潮流”的新型消費體驗,也為傳統文化IP與年輕消費者興趣的結合打開了新空間。
考古盲盒以沉浸式體驗、新奇玩法,成為文博文創產品爆款。從一定意義上說,考古盲盒也是讓公眾了解考古工作、發掘文物潛在價值的一種途徑。通過這種載體,傳統文化正走進更多人心中。對文博文創產品而言,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資源是其創意的源泉,新時期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提升及對美學體驗的重視是其創新的動力。在新的消費趨勢下,文博單位、文創企業及商家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更多用戶需求、抓住消費紅利,同時以更好的載體傳承中華文化。唯有如此,才能“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 達)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